成渝经济网

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长期并存 如何支付消费者说了算
2017-09-13 09:46:25    作者:佚名      来源:经济日报     

 

  移动支付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拒绝现金支付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等。专家认为,无论是使用现金、银行卡或电子钱包的消费者,都应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将长期并存,移动支付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目前,部分城市居民买菜也能“扫一扫”支付,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其他国家,非现金支付也在飞速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去现金化”,包括停止发行大面额现钞,更多地限制大额现金使用等,瑞典和丹麦还提出要建设“无现金社会”。

  “无现金”看似离我们越来越近,但针对“无现金”同样也存在很多争议:移动支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产生鸿沟?现金是否就不再重要、可有可无了?

  移动支付发展迅猛

  2017年4月份,杭州西湖满觉陇的茶农陈礼户首次体验了移动支付。与往年用小本子记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同,2017年在女儿的帮助下,他学会了用支付宝收款。“不会发错货,也不会收到假钱,一天下来,每一笔进账都清清楚楚。”

  一些大型商超也逐渐接纳了这种新型支付方式。家乐福中国在接入支付宝后,平均收银速度从原来的1分钟缩减到15秒至20秒,效率提升了3倍,并节省了40%的人力成本。

  2017年9月份,央行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7年二季度移动支付业务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移动支付业务86.22亿笔,金额39.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51%和33.84%。

  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认为,非现金支付让支付更为便捷,有促进消费的作用。“中国农村的特产可以卖到中东,中国网民只需待在家中就可以购买全球最好的商品,非现金支付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同时,现金是有成本的。万事达卡2013年《超越现金之旅》报告显示,每年现金消耗了全球GDP的1.5%。

  还有观点认为,无现金支付有利于减少现金印制、运输、处理、销毁、保险和安保等所带来的资源耗费;无现金支付还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交易透明度,遏制现金使用可能带来的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有不少国家的确在尝试建设无现金社会,如IT产业发达、国土面积较小的瑞典。目前,瑞典1600多家商业银行已有900多家不再提供现金服务,农村地区不再保留自动取款机,商业企业拒收现金已经合法化。

  在丹麦,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87%的16岁至74岁丹麦国民使用网络支付,网络支付量占消费量的25%;丹麦金融机构ATM从2007年3000多台降至2015年约2500台,营业网点从1991年2200多个降至2015年的800个左右。丹麦流通中现金量10年来一直保持在700亿丹麦克朗左右。

  现金仍占主导地位

  非现金支付发达了,是不是现金就不再重要,可有可无了?

  在常青看来,尽管移动支付和刷卡支付数量正在增加,但现金支付仍占全球所有消费支付中的85%左右,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央行数据也显示,虽然当前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普及很快,但现金使用不减反增。2013年以来,中国流通中现金依然保持净增长态势,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为1685亿元、2957亿元、4046亿元,增幅分别为2.88%、4.91%、6.63%。在世界范围内,现金也仍然在大量流通使用。近10年来,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加元、澳元和韩元等货币现金流通量占GDP比例稳步上升,韩元和澳元现金流通量增速尤为突出。

  尽管无现金支付成为不少人的愿景,但在业内专家看来,基于现阶段制度与法律以及技术条件,尚不能完全取消现金。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赵鹞认为,对无现金支付要“存有敬畏之心”。“无现金”就意味着全程、全面记录个人的支付信息,其中难免涉及个人隐私,一旦这些敏感信息被大规模泄露,将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甚至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赵鹞强调,在现有金融理论框架下,持有现金仍是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特别是在个人面对极端金融风险的时候,卖掉所有资产去持有现金很有可能是最后的选择。

  现金支付的便利性不可替代

  当前,非现金支付的发展也带来了新问题,比如部分商户拒绝现金支付,这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非现金’并不是‘不收现金’。”常青认为,国内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在呼吁,无论是使用现金、银行卡或电子钱包的消费者,都应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则表示了对“数字鸿沟”问题的担忧。他认为,如果一味地“消灭现金”,一个直接后果是,那些不会或未能使用现代支付手段的弱势群体,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数字弃民”。

  在G20杭州峰会上,《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获得通过。这一《原则》强调,要更加重视“数字鸿沟”问题:一些弱势群体缺乏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可能在金融数据化的时代,与主流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不少人认为,如果激进推进无现金支付,将可能扩大支付领域的“数字鸿沟”。

  “从现实情况看,当下还有不少人依赖现金支付。”董希淼认为,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在农村地区,现金支付还将是重要的支付方式。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未来现金使用可能会有所减少。董希淼表示,但相比电子支付需要电力、机具和一定的技能作为前提条件,现金使用的便利性和普惠性仍是不可替代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仍将长期并存。”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