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经济观察:力推金融开放 中国“说话算数”
2017-10-04 12:31:12    作者:佚名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官方多次申明: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金融领域,中国正以行动证明自己“说话算数”。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35%,超越美国、英国等传统发达国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金融大国。

  近年来,开放道路上一个个扎实的脚印,让中国金融业愈发具有“国际范儿”。

  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7年,欧洲央行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2018年,中国A股将正式进入明晟(MSCI)指数。中国正成长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之锚”。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表示,过去两年中国金融开放政策和市场波动外溢影响增大,国际金融市场一致认为中国的地位正逐渐提高,作用不断放大。“中国经济金融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的一个主要力量,对国际金融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朱民尤其提到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他向记者表示,在该倡议中,金融是重要部分。例如,相关方可建立涉及银行、股票、保险市场的金融网络,搭建监管机构沟通交流平台,构筑监管制度建设合作机制等。这将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巩固中国金融的国际地位。

  不过,在开放的大背景下,亦有声音主张对金融业进行保护,暂缓参与国际竞争。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强调,各国经验,包括中国自身经验都表明,保护易导致懒惰、财务软约束、寻租等问题,反而使竞争力更弱,损害行业发展,市场和机构不健康、不稳定。

  “金融开放还有可能帮助我们部分释放风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以往中国金融资源集中在个别部门,由于开放不够,市场机制亦未能发挥足够作用,造成风险有所聚集。有序开放将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市场纪律、弱化道德风险,使金融资源和风险分散化。

  中国高层对金融开放的态度一以贯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指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要加快推进。

  对于金融开放的下一步路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的一份报告建议,相关政策应重视平衡效率与稳定,制定与当前经济现实相适应的理念与策略。例如,在积极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同时,也应考虑设立适度、临时性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机制,支持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等。

  对此,CF40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分析称,在未来人民币走向浮动汇率的背景下,宏观调控应淡化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将主导权交给市场。同时要促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将监管重点从事前转向事中、事后,回归市场监管。

  他进一步指出,与此同时官方也要完善政策工具,保留逆周期调控等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不能取代必要的改革和调整,而是要为未来更多改革调整措施争取时间。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