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成都:400多户养蜂人干出“甜蜜”事业 年产值超6000万
2017-10-31 10:28:29    作者:涂文全      来源:成都晚报     

 

  “只能不停地迁徙,去守住下一片初晴花季。”曾经有诗句这样描述养蜂人。在成都邛崃,就有这样一群养蜂人,为了一份“甜蜜事业”常年追逐着花期,辗转于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采集花蜜……成都邛崃市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王顺也曾这般,随着花期的变化而迁徙。年轻时,他跟着师傅学习养蜂,独自在山村乡野间采集花蜜,研究蜂群的发展规律。而现在,他带着400多户蜂农走上“致富路”,将热爱的蜂产业逐渐做大做强,“发展到今天,我们合作社的蜂群数有8万多群,年生产蜂产品能力在3000吨以上,年产值超过了6000万元。”

  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

  社员从22户发展到436户

  作为土生土长的邛崃人,王顺已经养蜂32年。“我是从10箱蜂开始发展起来的,第一年挣了1000多元钱。那时候就觉得,蜂养好了真的能增加收入。”

  5年埋头苦干,10箱蜂变成了100箱蜂,王顺的蜂场越做越大。他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大部分的养蜂人从1月开始离家,尽管各自“迁徙”的路线不尽相同,但所有的养蜂人都是在“追花采蜜”。“2月,云贵高原一带的油菜花就开始开了,3月回成都平原采油菜蜜,4月到了蒲江、眉山、龙泉驿采柑橘花蜜,5月份便到了河南、陕西采槐花蜜,6月甘肃、陕西采枣花蜜,7月他们便进入甘肃、宁夏、青海等地,除了油菜蜜外,还有荞麦蜜、枸杞蜜、葵花蜜等可采……”回忆养蜂的时光,王顺还记得每到一个蜜源地,他都要写养蜂日记,进行每个蜜源的成败总结。

  “养蜂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养蜂人常年辗转各地放蜂采蜜,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的能力也十分薄弱。”王顺表示,由于没有专业合作社,蜂农分散经营,没有自己的品牌,销售渠道除零售外,大量外销给其他公司,养蜂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实现。为了抱团发展,2007年11月,他牵头在邛崃市临邛镇成立了成都首家养蜂专业合作社——邛崃市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通过10年发展,社员由成立之初的22户发展到现在的436户,吸引了邛崃及周边区(市)县、攀枝花、甘肃等省内外蜂农前来加入,帮1000多人实现就业。

  蜂农变股东

  累计分红1000多万元

  “这几年,其实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做了很多尝试。”王顺说,蜂农收集蜂蜜的关键时期在每年3至8月,经过蜜蜂一天的劳碌,每个蜂箱一天能收集5到10斤蜂蜜。每隔一段时间,各蜜源基地成桶的蜂蜜,会被成批运到邛崃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进行过滤、加工和销售。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合作社建立了电子化溯源信息管理体系。在每一批次的产品包装上都标注了该蜂农的个人信息,以便每一级加工商和消费者能查询每一瓶蜂蜜的货源信息。

  记者了解到,邛崃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还摸索建立了质量保证金制度、社员利润分配制度、互助风险储备金制度等,形成了入股分红、二次返利、应急资金支持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社员如果受灾了,他就可以申请合作社互助风险储备金,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支付了30多起意外事故的补贴。”王顺感叹,蜂农变股东,大家实实在在提高收益的同时,从中收获的满足感和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合作社真正成为蜂农的家。

  邛崃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已拥有蜂群数8万多群,年生产蜂产品能力达3000多吨,年产值超6000万元,蜂农累计分红已经超过了1000万元。记者了解到,2015年,邛崃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等9部门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去年,合作社旗下相关品牌的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也被列入了2016年《成都市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王顺表示,合作社做大做强,蜂农们“致富梦”一步步实现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我们建厂房,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今年开始,我们还以合作社的名义成功申请了山东省蜂箱补贴政策,申请成功的蜂农每买一个蜂箱,可以得到30元的费用补贴。”

  延伸产业链

  提供休闲体验、科普教育

  事实上,蜂产业是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健康产业”“生态产业”“空中农业”之称,它不与养殖业争饲料,不与种植业争水土,只是利用自然界中的蜜粉资源,就可获得蜂蜜、蜂王浆、蜂胶等多种蜂产品,同时为农业生态授粉这一环节,对农业的生态、增产效果大有裨益。

  成立合作社后,曾被亚蜂联评为“第九届亚洲优秀蜂农”的王顺,“舞台”早已不局限于田间地头的蜂场里。今年7月中旬,王顺和一批社员组成欧洲蜂产业考察学习团,先后去到了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三个国家,参观学习了包括养蜂生产、蜂蜜收集、蜂产品精深加工、蜂疗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半个月的考察学习,大家大开眼界。王顺很惊讶,德国是世界蜂蜜消费第一大国,但95%以上的养蜂人员都是业余爱好者,“德国蜂业协会的一位教授也惊叹,他说目前德国全国有7万多箱蜂,但我们合作社拥有蜂群数都比德国全国还要多。”

  当前,成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在王顺看来,养蜂业虽小,却是都市现代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对蜂农来说是振奋人心的鼓励,合作社发展蜂产业的思路更加明确。”王顺说。

  下一步,邛崃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将鼓励更多优秀养蜂人利用现代化养蜂工具、设施设备开展较大规模化养蜂生产,全面开发高附加值蜂产品、蜂疗项目等,在蜂场增收增效的基础上,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蜂场优美的自然环境,建设蜂蜜花园,向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领域拓展。

  成都晚报记者 涂文全 摄影 田宇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