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心中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却不得不在两份让人沮丧的检测报告面前,写下这番寄语。
——王晓林
新年寄语
五年前,我向现在已不复存在的新闻出版署申办成立《消费者报道》,目的很简单,就是做一份不亚于《美国消费者报告》的媒体,消费升级大潮下,中国人的消费品质也应随GDP的增长而提升,所以,我们做比较检测的原则很简单,超越国标者方为优秀。
但五年后的今天,我仍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莫说国标,即便做为安全底线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也时不时成为企业随时僭越的尼龙绳。
我手头两份报告,一是某化妆品牌糖皮质激素不正常,一是某知名食品添加剂企业产品安全性指标不正常。
我在每一个抛头露面的场合都在说,比较检测不是打假是评优,因为中国已经超越了那个阶段,当前的中国消费应该是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商品与服务标准看齐。
但现实似乎又在不客气的打我的脸。
前不久,复旦大学的一份历时两年的报告显示,华东地区百分之六十的孩子尿液里抗生素超标,这些抗生素来自他们日常吃下的食物。
无论如何,这个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不能靠抗生素喂养。
消费升级千头万绪,那我们就从最要紧的做起。
2018年,我们消费者报告将配合国家农业部、国家食药监局、国家工商局、各级消费者组织,共同打造食安中国年。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借助专业的检测机构以及传播平台,对数百个食品品牌(包括农产品)进行比较检测。我们要将那些用心做产品而无力负担高昂营销费用的品牌介绍给消费者,同时将那些视消费者如待宰羔羊的劣币一一驱逐。
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食安中国如果缺少一个充要因素,一切努力不过只是徒劳的猫鼠游戏。
这个充要因素就是消费者自发的参与。
我们希望2018品质消费中国行食安中国年的主力是你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消费者。
2018, 在线下,我们将动员全国数百个以CEC食品安全消费者体验中心核心的检测平台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在线上,我们将利用技术与舆论的力量,使消费者食品安全推荐指数(NPS)深入人心。
我最尊敬的消费维权律师拉尔夫.纳德有一句名言:在恶行面前,做沉默的大多数绝非明智之举。
食品安全本来就是一场人民战争,如果你认为你儿子尿液里的抗生素应由别人负责时,就已经注定了你的、孙子的尿液仍然会有抗生素。
王晓林:消费者报告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