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逆境中求发展;5年,探索中赢未来。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用车真正做到了“以我为主”。在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既要掌握自主话语权,又要应用先进技术,更要储备前沿技术,商用车对于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实现责任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逐步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无论是终端用户还是社会环境,都要求商用车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变。5 年来,商用车行业砥砺前行,未负重托。
这5年,我国商用车行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自从2010 年销量达到峰值后,商用车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连续5 年销量下滑,直至2016 年市场才开始复苏。越是市场低迷,越能考验企业的竞争力。5年来,我国商用车企业审时度势、调整结构,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有效提升了技术研发能力。随着排放升级的快速推进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自主品牌商用车开始向高端化迈进。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商用车企业实现了“以产品为中心”向“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转变。上汽大通推出C2B 生产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形成柔性化生产和供应匹配;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福田汽车、宇通客车、金龙客车等众多商用车企业开始向下游延伸,除了提供传统的产品、销售、服务之外,更注重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5年来,我国商用车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小视的重要力量。
这5年,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汽车在我国商用车行业异军突起。
随着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凸显,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商用车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频频发力。
客车已逐渐从传统能源动力向电动化转变,2013~2016 年,纯电动客车年销量从1000 余辆上升至10 万余辆,从占客车销量比例的0.2%上升至22%。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燃料电池客车等多条技术路线并举,产品百花齐放。
卡车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方面亦取得佳绩。天然气卡车、甲醇卡车、燃料电池卡车、电动卡车的核心技术均有所突破,为我国卡车企业未来掌握行业主动权、打造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5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我国商用车企业海外成绩斐然,销量节节攀升。
尽管中国汽车企业高喊“走出去”已有些年头,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十八大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中国商用车真正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蜕变。如今,中国重汽、陕汽、东风商用车等卡车企业,以及宇通、金龙、安凯、比亚迪等客车企业在海外的认知度逐渐提升,其优质产品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商用车品牌的重要名片。
这5年,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我国商用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商用车企业紧跟趋势,积极加快智能技术的研发和相关产品的打造,福田的超级卡车、中国重汽的智能卡车、一汽解放的无人驾驶智能卡车,以及宇通无人驾驶客车、中车首款12 米纯电动智能驾驶客车等产品先后涌现,展现了自主品牌商用车企业的实力。
与此同时,各类车载智能管理系统的推出,也成为我国商用车企业交出的亮丽成绩单。金龙客车“龙威II 代”搭载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全过程安全保护;宇通双源无轨电车上搭载的智能网联系统,已实现行人碰撞预警、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车距监测警告等功能;江淮汽车推出的智能车联网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专项定制化的物流装备解决方案。商用车企业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加快步伐。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长期以来,缺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产品一直是我国商用车行业的软肋;本土企业在基础制造方面的诸多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能源客车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也令人忧心。未来,我国商用车行业既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要重视自主研发,还应给自主零部件供应商提供配套机会,带动整个行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商用车企业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发展自主品牌、坚持研发核心技术、坚持建设自主开发体系,深化转型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打造中国汽车行业的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刘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