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年关,人们常常习惯于用一个字来概括刚刚过去一年的情势,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在中国农历丁酉年的岁末,选用一个字——“新”来总结、概括已然过去的2017年,也就是国人所说“鸡年”的汽车产业。
我们之所以选择“新”,因为丁酉年发生了许多新鲜事、出现了许多新面孔、更呈现出诸多新格局。
2017年,中国经济继续保增长、促稳定,以“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汽车产销跃上2900万辆大关,连续九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繁荣背后现隐忧,汽车产销增速明显下滑,同比增长仅为3%;行业翘首期盼的3千万辆年度目标,在惋惜中,失之交臂。
一向以SUV车型拉动的增量市场,增速同样在回落,尤其在自主品牌紧凑级SUV细分市场,不少“黑马”正走下神坛,甚至出现负增长;被寄予厚望的MPV市场,遭遇“滑铁卢”,全年累计销量为202.69万辆,同比下降17.4%,臆想的“新引擎”遗憾熄火。
闻鸡起舞“再”出发!在即将过去的农历鸡年,系统地总结和回顾,才有希望把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火,尤其是在“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智能、电动、网联等新理念方兴未艾之时。选择 “新”字作为关键词,恐怕更贴切,也更包容。
理念之新!从技术“四化”到移动出行服务商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无论是越过千万辆门槛的“第一梯队”,还是强调聚焦智能、网联、电动的欧美巨头,都不敢放松大意,生怕错过产业变革的洪流。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在2017年的整体销量尘埃落定,共计销售1061万辆,成为全球汽车销量冠军的有力竞争者。大众汽车集团在2017年的销量约为1074万辆,丰田汽车预计2017年全球销量将达到1035万辆,“第一梯队”的三强之争,日趋激烈。
另一方面,包括大众集团、戴姆勒集团、宝马集团等在内的传统巨头,纷纷制定和实施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其核心要点,无外乎是“打造成为移动出行的服务商”、“布局智能、网联、共享和电动新格局”。
受到以上国际方面的变化和影响,国内汽车企业在新能源补贴的“激励”下,在“双积分”新政的倒逼下,也不断加速电动车的市场化进程,并在智能、互联等方面下功夫;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跨国车企为了满足国内政策需要,不断抛出“橄榄枝”,找寻新的合作伙伴,大众与江淮、福特与众泰,以及喧闹一时的宝马与长城合作传闻,都成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风景”。
结构之新!高档车发力迅猛有增无减
中国汽车市场的峰值在哪里?这绝对是一个行业普遍关注、并不断热议的开放性话题。有专家此前曾大胆预测是4千万辆,此后又水涨船高地出现5千万辆,甚至更多。依据无外乎是持续增长的经济形势、大力推进的城镇化趋势、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与之对应的汽车保有量等。
但鸡年的市场表现,为行业敲响了警钟,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在2017年产销规模再攀新高,全年累计产销双超2900万辆,但同比增速大幅下滑,低于上年同期11.3和10.6个百分点。虽然笔者不愿意悲观地认为,即将到来的狗年,仍将面临市场下行的压力,未来两年如果出现负增长,也不足为奇,3千万辆的门槛,恐难一蹴而就。
高档车的高歌猛进,是鸡年车市的亮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销量排名前十位的高档车品牌,在2017年的平均增速依然超过20%,以奔驰、宝马和奥迪为代表的一线高档车品牌,年销量已站在60万辆关口。
以乘用车市场(2400万辆左右)为参照对象,高档车的市场占比已达到10%,充分说明了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和产品结构的新变化。对比欧美成熟市场,高档车市场占比约为20%,部分国家和地区高达30%,说明中国高档车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并有望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黄春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