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几百亿、几千亿 李书福再设“新造车”门槛
2018-06-07 07:56:35    作者:郭涛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建一个汽车厂、造一辆车都不难,但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进入汽车行业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机会较小,难度较大。“必须一次性成功,不能有任何闪失,更不能三心二意。”

  “过去我说造汽车没有几十亿、几百亿的投入,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今天,我认为这个数字,没有几百亿、几千亿的投入,要在汽车领域有所作为几乎是不可能的。”

  昨日(6月6日),为期两天的“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正式落下帷幕。在闭幕式全体会议环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汽车行业未来竞争态势、造车新势力等热点话题分享其观点。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致辞

  “新造车”机会不多 不能三心二意

  当前,进入汽车产业的投资很多,互联网企业造车也如火如荼。李书福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一定要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但是有些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如果不是踏踏实实投入到这一场竞争中来,光是炒作是炒不出竞争力、炒不出高水平、炒不出高质量发展的。”

  在李书福看来,现在进入汽车行业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机会较小,难度较大。新进入者,要么“一杆进洞”,要么就不要参与比赛,否则成功概率不是很大。“必须一次性成功,不能有任何闪失,更不能三心二意。”

  “建一个汽车厂、造一辆车都不难,但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书福认为,汽车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协同合作、开放发展,才能推动汽车工业向“新四化”发展,才能给交通出行带来更多变革。

访谈环节

  未来五年面临挑战 重组不可避免

  “接下来五年,中国汽车产业将完全放开,各种门槛自然消失。国外汽车公司已是摩拳擦掌,希望在中国大展拳脚。”李书福表示,这五年时间,既是中国汽车企业的机会,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无情挑战。“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目前,在中国市场大概55%的汽车品牌都是外国品牌,而中国自主品牌只有40%多,这40%多还基本处于中低端水平。李书福认为,中国汽车工业要实现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其产品定位也要力争中上游。“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重组可能是很难避免的。”

  李书福将当下的中国汽车企业分为三种形态,除造车新势力外,一种是能主动适应行业变化、主动改变且具备改变能力;第二种是坚持其传统思维、不主动改变或者想改变但没有能力改变。“可以肯定的是,第二种企业很难有很大的前途。”

论坛现场

  电动、智能化大势所趋 没千亿元投入难有作为

  在李书福看来,未来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汽车企业需要加大投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培养研发人才、提高研发能力,从根本上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创新能力;而不是吹吹牛、讲讲故事。

  “过去我说造汽车没有几十亿、几百亿的投入,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今天,我认为这个数字,没有几百亿、几千亿的投入,要在汽车领域有所作为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内燃机到电动机,这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这个改变现在正在加速发生。这种改变不是行政安排,而是市场规律,是用户的要求”,李书福说道,“三年内我们可能推出30多款新能源汽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郭涛)

责任编辑:刘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