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培江(左二)在栽种藠头苗。通讯员 李达元 摄
华龙网10月10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李达元)眼下正是栽种藠头的时节。10月9日,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祥和社区八组村民杨培江告诉笔者,他种植藠头,迄今已30多年,无论价格贵贱,他都坚持年年种植,从未放弃。
当日,笔者在一块地头看到,他的老伴一人打窝,他则和自己的妹妹、女儿等人手拿藠头苗正在栽种。“苗小的一窝栽3到5株,苗大的栽2到3株就可以了。”杨培江说。
他告诉笔者,这块地头的前茬作物种植的是红苕,眼下红苕采挖后,就把地平整一下,趁土壤还湿润及时栽种藠头。第二年的5月末6月初,待藠头采收后,又可以栽种红苕。也就是每年种植红苕、藠头两茬作物,年年如此,循环往复。
“以前,藠头采收后,主要用于自家做咸菜,剩余的就弄到场镇上去卖,一公斤才卖三四角,不值钱。”杨培江说,后来镇上办起了藠头加工厂,对原材料的需求较大,藠头的“身价”大幅提高。
杨培江的家在一个叫梁家湾的地方,这里海拔700米左右,地形以山坡状为主,西北两面是山,山上是林地,树木葱茏。因此可供耕作的土地较少,以前想多种植藠头都不行。近年来,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和进城做生意买房子,离开了土地,于是杨培江就把这些土地流转过来也种植藠头,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亩左右。
“今年的藠头长势较好,亩产量最高可达2000公斤,我家4亩地共采收鲜藠头约7000公斤。今年的收购价比去年稍低。”杨培江说,但并没有挫伤他的积极性,今年,他决定种植藠头的面积不减少。
当前雨后天晴,正是挖红苕腾土栽种藠头的时候,杨培江和老伴忙不过来,这才叫来了自己的妹妹和女儿等人来帮忙。杨培江介绍,栽下的藠头,等成活后再施肥,以草木灰配复合肥混施,第二年立春后,再施一次肥,就可以确保藠头获得较好收成。
“藠头种植技术简单,投入成本低,省工省力,一般六七十岁的老人每年种植2到3亩不是问题。”杨培江说,这正是他坚持种植藠头30余年不放弃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