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10月18日14时讯(通讯员 文言)今年,重庆市丰都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紧紧围绕“六大任务”加快推进,各级各部门、乡镇(街道)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景象得以更好地呈现。
河流有了“当家人”
丰都县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24条。健康的河流就是绿水青山的注释,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是地方最宝贵的财富。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从今年6月开始,丰都县的每一条河流都有了‘当家人’。”丰都县河长办负责人说,目前,丰都境内集雨面积5平方公里的河流及塘库均设立了“河长”,重点围绕长江、渠溪河以及龙河等县级主干河道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进出口、界内外”开展工作。同时,在11条县级河流43个乡镇河段共设立43块河长公示牌,公示内容包括河流名称、长度、河长姓名、河长职责和监督电话等。河长办对河长交办、群众举报等事项下发督办通知,要求相关部门限时完成整改任务。
据了解,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丰都县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县级河长月巡、镇级河长半月巡、村级河长周巡”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取得初步成效。
咬定目标齐抓共管
龙河是长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七曜山脉,流经江池龙河等镇,在丰都县城注入长江。走进丰都龙河国家湿地公园,沿途可见湿地科普知识、湿地生物、湿地保护、参观引导等科普文化展示牌立于路旁。公园内,河水碧绿如镜,不时飞过几只白鹤,白鹤展开美丽的双翅,翩翩起舞,那优雅的舞姿像杰出的“芭蕾舞大师”,这一幕幕美景都被守候在周围的摄影爱好者用镜头“捕获”。
“随着龙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典型性和独特性得到了有效保存,公园内裸露土壤得到了有效治理,地表水水质监测达Ⅱ级标准,湿地生态景观得到了恢复提升,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种类呈逐年增长趋势。”丰都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砂石料堆被彻底清理,河道垃圾消失了踪影……行走在青龙乡境内的渠溪河畔,一幅水清河畅的自然优美景象清晰呈现。“实行了‘河长制’,河流有人管、有人治,效果就是好!”丰都县青龙乡沿河群众纷纷点赞。
除了龙河、渠溪河,“河长”们尽职履责,各部门、乡镇(街)咬定目标齐抓共管,河流塘库污染隐患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整治,一些被破坏的生态循环体系就逐渐得到修复。河水清了,河岸绿了,群众的心里更美了……
河长治水更有“智慧”
信息时代河长治水更有“智慧”。丰都县推出了“丰都河长”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设置了信息平台、河库管理、建议投诉等栏目,市民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河长制的最新信息,同样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建议、投诉,丰都县河长制办公室将根据市民反映的问题及提出的意见,进行收集整理、督查反馈。
“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河长制管理与网络传播之间的有机融合,营造治水常态化氛围。也利于完善河长制工作,给予群众监督权力,从而为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提供保障。”丰都县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水利部定点扶贫成员单位中国水科院还拟投入100万元,帮助丰都建立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
作为全市河长制信息化试点县之一,丰都县率先开展此项工作,选定弹子台水库(1个饮用水源地)、包鸾河(2个断面)进行示范试点。截至目前,弹子台水库的在线水质监测站土建施工基本完成,监测设备安装完毕,正进行调试。现可用已成视频监控以及新建3个红外高清视频监控机位开展水面监视,水量监测可利用弹子台水库现有监测设施的数据信息进行建模共享。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