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0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通讯员 沈秀梅)每天清晨从大足区陵园路公交始发站,由城区开往万古、三驱、中敖等地的公交车逐一缓缓驶出。这些线路的开通极大便利了老百姓的出行,笔者昨(19)日获悉,这也是多名区人大代表持续3年呼吁的成果。
小镇有了公交车
近来,市民梁丽有件高兴的事,她每天都可以乘坐公交车上下班了。
家住大足城区,工作地点在13公里开外的三驱镇,两地距离虽不远,但每天上下班都要挤客运班车,“不但脏乱,还不守时”,这让她一度甚为烦恼。
自从今年4月28日大足到三驱开通了公交车后,梁丽的烦恼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209路公交车,从大足城区到三驱汽车站,全程19个站点。车身绿色,前后两开门,内部宽敞、整洁,梁丽直言,这与过去的中巴车相比,实在是高大上。她每天去学校上班,坐上公交车,不但心情舒适,时间也准点,且20多分钟的车程,让她深感交通改善带来的益处。
跟梁丽一样开心的还有中敖镇的区人大代表王兴秀及当地群众。
当天大足一共开通了4条公交线路,这包括大足到中敖镇的207路,11公里,每10分钟一班,“这下我们进城方便多了,20多分钟就到了”,这个变化,让当地老百姓个个心里都舒畅。
为这个改变,王兴秀盼了多年、等了多年。
代表关注城镇公交
近些年,大足区推行公交“双改”后,除了优化城区公交线路,还陆续开通了至龙水、邮亭、宝顶等镇的线路,城与镇的连接,大力方便了百姓的出行。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都希望拥有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譬如,大足高新区所在的万古镇,工业园区逐年兴旺和发展,亟需缩小城镇差距。区人大周泰候在走访中就了解到,不管是当地企业职工,还是沿途老百姓,对从城区至万古开通公交车的呼声很大。
在2017年1月的大足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泰候就提出了《关于开通大足至万古公交车的建议》,他认为,开通公交车后,对高新区环境的优化、配套能力的提升,以及国家级高新区的创建都有促进作用,且还能加快万古片区各镇融入大足城区的步伐。当年他就建议区政府,把这项工作纳入2017年的计划并推进实施。
区交委在对其建议的答复中表示,由于该条公交线路开通时机不成熟,但已纳入规划,已在积极制定开行方案,待条件成熟后,报区政府同意后实施。
周泰候当年的建议被列为“C类”,等待后续实施。
6条建议促开4条公交线
跟周泰候一样,干了两届区人大代表的王兴秀,一直都十分关注老百姓的出行方式。
2018年1月,大足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王兴秀会同中敖镇代表团的唐芳等7人代表,联名提出开通大足至中敖镇公交车的建议。代表们表示,原有的私营中巴车不但运行不规范,乘客任意上下车,价格还贵,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特别是中敖镇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公交若开行,有利于促进城镇发展。
是年,大足区政府也留意到代表们的呼声,并把增设公交线路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从当年6月起,该区正式启动大足至万古、中敖、三驱等4条公交线路的“双改”工作。得到肯定答复后的王兴秀,对此很是期待。
到了2019年1月,陈敏、陈远蛟等3名代表继续对城乡公交的开通进行呼吁。自此,从2017年起,连续3年,12名区人大代表共向区人大代会提出了6条建议,件件直呼公交的开通。
得益于代表们的持续关注和呼吁,大足区的公交“双改”关注深入推进,于今年4月终于见了改革成效:原先111辆班线客车全部退出运营、在上述4条线路投放34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这一举措一下子改变了大足11个街镇、30余万群众的出行。
看到这样的结果,周泰候、王兴秀等代表欣慰不已。
现如今的王兴秀,每逢进城都要选乘公交车。她随身携带的记录本,随时都会收集乘客的意见和建议。看到老百姓都十分满意,她深感政府真正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自己也“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体验手记:
真实的幸福感
6月17日,笔者体验从大足城区开往中敖镇的207路公交车。
9点10分,刷卡上车后,笔者听到刷卡机播报最多的声音是:“敬老卡”,这意味着使用该卡的老人,是享受免费乘车优惠的。一车10余位老人个个刷着卡,在宽敞而整洁的车里,感受着此刻的幸福。邻座的老人,对于这样的福利,心怀感恩,直夸“现在政策好”。
至中敖镇的沿途,群众也习惯了家门口的公交站,他们出门赶集、送孩子上学等,都依靠公交出行。在车上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有了公交车真好。”这一个个“好”,是他们最真实的幸福感。
笔者深知,为了群众口中的这个“好”,大足区的人大代表们数年建议跟踪,区政府不遗余力推动公交“双改”。不论是代表呼吁,还是政府大力投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断地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207路,一路平稳,雨过天晴,凉风徐来,幸福,不就在当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