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丰都:努力补齐发展短板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2020-06-03 07:12:56    作者:李达元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3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李达元)“我们正努力补齐发展短板,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持续关注脱贫户的生产生活,确保长期稳定脱贫。”近日,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谭洵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孙成平说。

谭洵沟村辖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39户1712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246人,现均已全部实现脱贫。其中,2014年脱贫16人,2015年脱贫25人,2016年脱贫168人,2017年脱贫11人,2018年脱贫13人,2019年脱贫13人。

发展扶贫产业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

“我村产业基础薄弱,之前发展的产业只有‘光伏发电+小龙虾’项目约94亩,以及3名致富带头人养殖生猪900头、肉牛100头、种植核桃400亩和花椒150亩。绝大多数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谭洵沟村党支部书记冉幼平说。

据他介绍,是驻村工作队进驻村里后,针对产业基础薄弱、利益链接不佳等重点问题,紧紧抓牢产业发展主线,以“希美制药”合作为依托,带领村民发展订单式中药材种植,种植紫苏50亩,带动贫困户10余户和普通农户40余户,实现4个月亩产紫苏超1吨获利近3000元。以“退耕还林”为依托,新发展花椒种植748亩、血橙种植100亩,带动贫困户20余户,实现二组村民全体参与。

“今年村里将抓实花椒种植脱贫产业,目前已开会安排了相关管护工作,要求责任到人,确保椒树长势良好并取得效益。同时,继续抓好紫苏这项‘短平快’扶贫产业,发动村民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种植面积30亩,进一步增加收入。”冉幼平说。

谭洵沟村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保障工作,全力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外出实际困难,目前共发放健康证明180余人次,让他们顺利抵达务工目的地。

驻村工作队员走访贫困户。通讯员 李达元 摄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我和队员们入驻谭洵沟村后,通过走村入户开展调查摸底发现,村里道路等基础设施比想象的落后,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于是跟村支两委协商,决定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手,以此助推贫困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摘帽。”孙成平说。

听说要修路,村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主动投工投劳,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条条村社道路修到了家门口,极大地改变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全村共修建村社道路32.45公里,其中硬化公路16公里(含四好公路1.5公里)、便民路12.5公里、机耕道1.05公里、泥结石路2.9公里,实现了社社通水泥路,5户以上院落和98%的农户通了便民路。

“同时,通过争取资金加强水利项目建设,累计整治山坪塘42口,有效灌溉面积达95%,建设集中供水水厂1座,饮水管网100%入户,安全饮用水实现全履盖。”孙成平说。

他表示,今年还将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进一步改善村饮水状况,依托建行丰都支行捐助的15万元,早选址、早规划、早施工,尽快建成村备用蓄水池,确保夏季饮水;进一步与民利天然气沟通,在已磋商达成的条件下,组织村民安装天然气。

谭洵沟村小龙虾养殖基地。通讯员 李达元 摄

巩固脱贫成果让更多群众有获得感

“政府不但给我家解决了低保,还不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为我家做清洁卫生,平时有个三病两痛的,只要打一个电话,签约医生就会及时上门诊断。”谭洵沟村残疾人蒲德义说。

冉幼平介绍,该村包括蒲德义在内的72户建卡贫困户享受各类相关扶持政策104项次以上。其中享受低保政策31人,享受公益性岗位政策6人次(3人为生态护林员),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护理+生活)9人,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4户,享受土地复垦政策12户,享受扶贫小额信贷政策37户次,享受产业帮扶政策5人。

脱贫攻坚以来,谭洵沟村还通过改造危房56户(C级危房44户,D级危房12户)、复垦95户、房屋收储和易地扶贫搬迁4户、修缮6户、农房“四改”39户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确保了全村住房100%安全。17名贫困户学生全部享受“三免一补”政策。

“此外,全村建卡贫困户精准脱贫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冉幼平说。

孙成平表示,下一步,工作队将继续与村干部携手,补短板、强弱项,夯实脱贫退出工作基础,进一步管护好扶贫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