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6日7时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通讯员 张丹)近日,重庆市铜梁区蒲吕街道新市社区扶贫车间里一片忙碌,20多位妇女正在手工制做纸巾包装袋。车间里,一位中年男子检查包装袋的质量,不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这位男子名叫蒋永亮,是新市社区党支部书记、区人大代表。
“扶贫车间是今年5月19日开的工,吸收了22名贫困户和留守妇女上班。”蒋永亮说,车间新承接的纸巾包装袋业务有新的要求,我给她们交待清楚,免得出错。
新市社区地处海拔700多米的岚峰山上。今年,蒲吕街道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决定创办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和周边村的低保户、残疾人脱贫致富。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响应,号召人大代表积极行动,在脱贫攻坚中作出代表贡献。
“当时,街道原计划把扶贫车间办在山下场镇上,我考虑到山上的留守妇女到山下上班不便,便建议把车间办到山上,得到街道党工委和人大工委采纳。”蒋永亮说。
办扶贫车间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从场地的选择到车间的装修,从业务的洽谈到产品加工任务的承接,蒋永亮亲力亲为,一连忙碌两三个月,扶贫车间终于建成。
办扶贫车间租场地、搞装修,添设备都需要钱。蒋代表不知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劲,想了多少办法。为了节省资金,他一趟又一趟谈价钱,用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
5月初,随着扶贫车间的建成,招工也随之进行。经过宣传,报名人数一下达到80多人,超过了需要人数的几倍,不少熟人朋友打电话请求照顾亲朋进车间上班。
“先安排建卡贫困户,再安排经济条件差的农户。这个关一定要把好。”蒋永亮认真筛查比较报名群众的困难程度,把岗位留给了贫困户和经济困难的农户。
“我到车间上班,听说报名的人多。我与蒋代表既不沾亲带故,也没有任何关系。那天社区通知我上班,我感到蒋代表确实很公正。”建卡贫困户赵立树说,开工前,蒋代表在培训会上说,他是大家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就一定不能有私心,不然,就对不起人大代表这个称号。他还说大家只要好好干,家里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新联村9社建卡贫困户龙训琴身患疾病,儿子是残疾人,公婆久病,家里经济非常困难,自已不能外出务工,被优先安排到车间上班,一天有了七八十元的收入。
“蒋代表没有喝我家一口水,就把名额给了我,让我在家门口上班,我们做的手工活轻巧,技术也简单,加工包装袋的收入为我家减轻了不小的经济负担。”谈起蒋代表,龙训琴满怀感激,“他办事处处为我们着想,考虑十分周到,不仅专门在车间旁边的屋子里设置了饮水机,还添置了微波炉,我们喝水和热饭都非常方便。”
扶贫车间投产后,蒋代表既要处理好社区的工作,又要料理车间的事务。他开着摩托车把原料驮上山,把成品拉下山交货。一趟下来需要一两个小时,没有一分钱报酬,全是义务。为此,群众都说他是不拿钱的“车间主任”。
随着车间生产的正常运行,蒋永亮又把目光瞄向了新业务。经过与一家企业洽谈,初步达成了开发新业务的意向,为群众增收巩固扶贫成果开辟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