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226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夏林)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重庆涪陵区因地施策,将健康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健康扶贫保障机制,走出了一条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健康扶贫之路。
落实惠民政策
医院信息系统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患有皮肤肿瘤多年,过去都要到涪陵城里的医院拿药,现在当地卫生院就能拿药,方便太多了!”马武镇红专村贫困户陈邦本的家到涪陵城有30公里的路程,对于86岁高龄的陈邦本来说,以前每次到涪陵城拿药都显得格外远。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让陈邦本真正享受到了实惠——看病、拿药、住院在马武中心卫生院就能实现,同时还能享受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和相关的医疗救助政策,让他真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据了解,以前涪陵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不规范,设施设备陈旧,诊疗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地群众的就诊需求。近年来,涪陵区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与区级医院实现远程诊疗,诊疗水平明显提高。农村贫困人口不仅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区级医疗水平的诊疗,还能享受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住院不交押金,出院只交自付部分,看病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目前,全区建成国家“三级甲等”县级公立医院2所。27个乡镇街道分别建好了1所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配备、房屋面积全部达标,均有1名以上全科医师。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应建尽建,村卫生室房屋、设备全部达标,均配备有1名以上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实现了让农村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
为切实减轻贫困户患者的经济负担,涪陵区还出台了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贫困人口区内就医合规费用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达80%以上。全区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贫困人口住院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医疗基金救助、精准脱贫保等五重保障的“一站式”结算,不但实现了医疗救助政策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还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救助模式,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最迫切关心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如今,全区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将贫困人口信息纳入医院信息系统,便捷精准地识别贫困人口,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便民惠民政策,贫困群众再也不用担心负担不起医药费了!
落实签约服务
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
“我不能辜负大家的一片用心,在脱贫道路上我家不能掉队。”因女儿患病而致贫的石沱镇三窍村村民胡某某,随着女儿身体的康复也脱了贫。
2019年6月底,胡某某11岁的女儿被确诊为白血病。由于涪陵不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经审批后,其女儿转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治疗,由于新桥医院是部队医院,不实行“先诊疗后付费”,高昂的医疗费让胡某某犯了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扶干部、石沱镇政府、区卫生健康委、区医保局、区民政局、区红十字会等有关单位积极协调,决定采取医院阶段性收费,医保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医保分段报销,贫困户再交费给医院的方法进行治疗。尽管如此,仍然还有十几万元的治疗费用缺口无法解决。为此,各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多次组织为胡某某女儿捐款,终于筹齐了骨髓移植费用。手术顺利,女儿恢复情况良好,胡某某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常会拖垮一个家庭。为此,涪陵区努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降低因病致贫风险。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还优先为贫困人口落实了签约服务,在家且有意愿签约的贫困人口,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等事项,做到签约1人、履约1人。
同时,全区还多措并举,积极对接区外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建立医联体、专科联盟加强联合合作,加快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让患者,特别是贫困群众在区域内就能看得好病、少得病,让贫困群众在健康扶贫路上越走越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