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6日6时讯(通讯员 张建华 黄辰辰)“过两天就要下雨了,我把衣服洗来晾起。”近日,重庆市丰都县董家镇彭家坝村5组,47岁的张小琼正在洗衣槽前忙活,自来水管里清澈的水哗啦啦流着。在如今的董家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2%,贫困户入户率100%,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新安装的智能水表,更是方便了村民生活。
董家镇地形以丘陵为主,供水落差大让过去村民用水质和量难以保证,像现在这样便利的用水,放在以前,张小琼是想不到的。

挑水喝 不方便还水质差
“原来我们挑水来喝,从水井打水,走一趟要个一二十分钟。”一提起从前挑水喝的日子,张小琼就直摇头。“一回挑一担,水里面还有小尘尘,下雨天最恼火,路不好走,我有回还把水打翻了,桶也摔了。”
张小琼家因残致贫,她和丈夫共种植有10亩地,还喂有几头猪,一天挑两担水,用来生活和种养殖,有些紧紧巴巴的。“我当时就想安自来水就好了,不用再去挑水了。”
“原来就是吃水不方便。”回忆起以前用水的状况,三仙湖村村民杜光英也不禁叹气。“人吃水还不算多,地里的菜要水,牲口也要水,挑水又远,人也多,我一回只挑一担,就打个水半天就除脱了,我看到别个自来水用起好方便嘛,那会儿就很想也有自来水用。”
那时两人还不知道,自己用上自来水的期盼很快就要实现了。
铺管道 村民用上自来水
2013年,董家水厂的自来水管道接到了张小琼家。
“管子一安好我就去开起看。”当工作人员说自来水管已经可以使用的时候,张小琼立即打开水龙头,待到沉淀物排出,看到水龙头里清澈干净的水,张小琼十分高兴,“水里面也没得小尘尘,好干净哦,淘菜啊洗衣服啊好安逸哦。”
这个时候的董家镇,还只有一座水厂,虽然铺开了自来水管网,但董家镇以丘陵为主的地形,让自来水到村民家的“路”,不太好走。
“落差大了,我们镇里地形比较崎岖,地势高的地方水压不够就压不上去,水压大了,地势低的地方水管又会爆,很难平衡。”董家镇人大主席何海枫说,这样的现实情况导致供给村民家中的水很不稳定。
“村民正洗衣服、洗菜,遇到他家所涉及的水管爆了,忽然就没水了,那怎么办,村民也向我们反映这个情况,有的还打电话说、到水厂来说。”何海枫说,即便镇上2015年又修建了一座隆家沟水厂,管网通到了全镇各个村,但供水落差大带来的水压问题不解决,供水就始终得不到保证。
而这样的状况,在2019年迎来了终结的契机。
再升级 安全饮水全覆盖
2019年,董家镇对水厂工程实施巩固提升改造计划,使用自动化工艺,镇里的两座水厂新增了在线水质水压监测系统及自动加氯加药系统等设施设备,几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水处理更加稳定;入户管网增加到350公里,覆盖了全镇所有村;修建高位清水池10口,解决了镇里地势较高区域饮水问题;全镇统一更换智能付费水表,目前已完成安装4000户,预计年底全部安装完毕。
“我24小时在水厂值班,2个小时检查一次,看看加药排污。”53岁的张锦禄是隆家沟水厂的管护,2016年实现脱贫的他,今年7月来到水厂设置的公益性岗位,说起管护工作十分认真,“我管的是一万多人喝水,重要得很。”

“吃水的问题解决了,管理也很重要,我们在水厂设置了2个公益性岗位,还在全镇9个村每村安排了一个村级管水员。”何海枫说,现在董家镇两座水厂供给本镇1个社区、8个村,全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2%,其中贫困户入户率100%,群众吃水难的问题解决了。“除了我们镇上,周边邻着的忠县茶花村700多户都是吃的我们的水哦。”何海枫有些自豪地说。
“不只是水哦,现在我们生活变化都很大,越来越好,先是我脱贫了,吃啊穿完全不担心,屋头看病、读书都不担心,娃儿就看她自己打拼了。”张小琼洗着衣服,脸上是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