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7日6时讯(通讯员 袁华)“今年,桑园里套种的5亩红薯收获11980斤,以每斤5角的价格,就近卖给了在村里建设的苕粉加工厂,收入了5000多元!”昨(6)日,武隆区平桥镇乌杨村长五间小组脱贫户彭成文满脸笑意:“把红薯从地里挖出后立即销给苕粉厂上门收购的车辆,既节省了时间,也节约了运费,何乐而不为呢?我在牛年里的红薯种植规模将扩大到10亩,使我的腰包更加鼓起来!”
在平桥镇像彭成文一样依靠种植红薯增收致富的村民有2058户,他们在全镇种植红薯的面积在1万亩以上,使红薯产业成为了镇上农业产业强镇的主导支柱产业之一。
红薯成当地支柱产业
据了解,平桥镇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山岗沙壤地较多,是种植红薯的好地方。种植红薯简单易学,技术含量低,加之当地村民们种植的红薯平时除了用来晾晒成粉条自家饮食外,剩余的红薯都用来喂生猪。
2020年初,平桥镇利用镇上作为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重庆市7个农业产业化强镇的契机,决定把当地传统的红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出台了种植红薯产业的苕苗、土地等激励政策,在乌杨、红隆、平胜、茅坪、高屋、龙园、南坪、中村等8个行政村发展了1.03万亩红薯,涌现出了一批种植红薯面积在15亩——100亩之间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大户57户。
为防止薯多贱农的现象发生,2020年9月中旬,镇上引资1000万元在平桥工业园区内建设了一个日消化120吨红薯原薯的现代化粉条加工厂,从淘洗、进料、粉碎、产生淀粉、晾晒、切割、包装等环节实现了自动化。
优质苕粉不愁销路
为进一步平桥镇本地的富余劳动力,镇域內首批47名村民(脱贫户优先招录)变身农民工(其中有近10名脱贫户),在红薯粉条加工厂上岗了。“工厂实现产供销‘一条龙’链条,其生产能力是每6吨原地红薯就能生产1吨红薯淀粉,目前已生产干淀粉150吨了。”红薯加工厂负责人谭洪敏说,“现在,干薯粉条的零售价是12元/斤,批发价格量大从优。除了将成批量销往武隆区内的火锅店、农贸市场、超市等实体店点外,还接受客户通过微信、抖音、京东、淘宝、拼多多等新媒体的线上订单,目前已销售89吨。我们这儿的薯条质优价廉,根本不愁销路,已逐渐成为了市场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