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4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关羽 张峻豪)“路修好了,基础设施齐全了,大家找钱的路子也多了,就连我这个老头子,家庭养殖都搞得红火了。”近日,笔者来到重庆潼南五桂镇高碑村,村民吴建中乐呵呵地说。
高碑村过去由于地形、交通和水资源限制,基础设施薄弱,没有规模化的产业。如今的高碑村,棕扇编织、果木种植、家庭养殖等产业齐头并进,产业弱、创收渠道单一问题得到解决,贫困户当上产业人,大家致富信心很足。
沥青路上山 吃稳旅游饭
“吴老板,你们‘森林人家’还有没有餐位,今天我有几个朋友要来你们那里看金丝楠木,顺便吃顿饭。” “还有一桌,你要是等一会儿打电话,就订不到餐位了。”到了旅游旺季,高碑村“森林人家”农家乐老板吴华国的手机成了热线电话,订餐的客人络绎不绝。
高碑村山高坡陡,生态环境好,金丝楠木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金丝楠木生态产业园,可以带动高碑村旅游业发展,推动关联产业兴旺,帮助老乡增收。但交通一直是最大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向区交通局、区文旅委等部门争取建设旅游公路。去年,黑油油的沥青路通了车,交通条件改善了,天热时自驾前来避暑的游客也多了,景区内农家乐游客爆满。
路修好了,不仅保证了村民生产出行畅通,而且让村上旅游事业迈向了新台阶,高碑村依托金丝楠木生态产业园,深耕乡村生态旅游,改善农家乐、游玩等配套设施,发展水果采摘等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当地群众通过特色旅游受益,不仅带领剩余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更要帮助老乡们走上致富新阶段,也让高碑村的奔小康之路开上快车道。
“现在不光路修好了,产业便道也修进了柑橘基地,推料运肥方便省力,大家更愿意来基地务工。”高碑村村民吴玉英说。这两年,高碑村改造提升了村级道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搞特色种植,今年柑橘基地带动群众年人均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基站立起来 生活更便利
“以前基站没修好信号差,顾客打电话也打不通。基站修好后,网上销售顺畅了,现在我这的苗木销量增加了好几成。”高碑村苗木种植户蒋成友和笔者谈起新开通的通信基站时,频频竖起大拇指。
过去,高碑村地势高、位置偏远,村民居住较分散,缺少通信基站,村内上网和通话体验极差。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协调、多方共同协作下,村上与基站建设方多次修改建设方案,顶着道路的艰难,硬是组织人力开了一条几百米的山路,靠人抬着设备上山完成基站的安装。
去年8月,4G基站正式建成开通,终结了该村有手机没信号、 “通话靠吼”的时代。 “以前电话都打不通,要人喊,现在有了基站,随便哪个山坡坡看视频、打电话都得行,让我们的乡村生活便利多了。”听到笔者问起基站的事,村民们纷纷围上来说。
现在高碑村全村信号满格,上网、下载速率飞快,满足了信号网络覆盖要求,为村民通讯娱乐、发展线上经济提供了通信信号保障,同时也为政府扶贫工作提供了通信支撑。
住进新屋子 暖进心窝子
“李书记,我想修个新房子,老房子都要垮了,但我钱不够。”驻村工作队走访过程中,贫困户周正元这样说道。 “老周,不要着急,你这种情况我马上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只要符合条件,可以享受3.5万元D级危房改造资金,一定帮你住进新屋子。”驻村工作队回复老周。
走访结束后,驻村工作队马上与镇分管领导、镇建管办负责人一起在实地再次鉴定,确认了危房等级,并经民政部门审核,符合享受危房补贴资金条件,老周的房子纳入了当年D级危房改造指标之中,队员们立即着手准备帮老周建房。
经过一个月的忙碌施工,周正元家的新房建好了,干净整洁的厕所、宽敞明亮的客厅。 “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让我住进了新房,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出门都不用走泥巴路。”周正元说。
“村上还帮着申请了医疗报销和救助,让我们这样的老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没有政府的惠民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啊。”老周忙不迭地补充道。
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高碑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道路建设、住房改造、饮水安全、医疗保障等问题,努力提高脱贫攻坚效果和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发展更多特色产业,让村民过上新生活。”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村支书唐伟深知责任重大,虽然目前全村所有贫困户已经脱贫,但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时抓好数据调查摸底工作,巩固发展好村集体经济,确保群众不返贫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