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万州:5平方公里旧城换新颜 锦旗致谢赞巨变
2021-07-16 08:00:54    作者:尧华燕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6日6时讯(通讯员 尧华燕)近日,笔者现场采访得知,自2018年3月起,万州区启动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三峡平湖公司承担了双河口移民安置区海绵城市建设。3年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理念和相关技术途径,包括双河口街道、龙都街道在内的共计5平方公里进行了海绵化改造,同步对老旧小区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升级,改善了试点区域市政、绿化、景观环境,极大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幸福感。截至今年6月底,5平方公里试点范围全部完成海绵化改造,曾经的老旧城区“蝶变”升级,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得到辖区群众交口称赞。

海绵化公园——龙宝滨河公园。通讯员 尧华燕 摄
海绵化公园——龙宝滨河公园。通讯员 尧华燕 摄

锦旗致谢赞巨变

“海绵化工程真是办到我们心坎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暖人心啊!”家住双河口街道炫洋综合楼的杜政家激动地告诉笔者,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让双河口移民安置区从里到外换新,还让自己居住的小区环境全面提升,大家乐在心里,感激在怀,全体居民为此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三峡平湖公司,以致感谢。

杜政家告诉笔者,炫洋综合楼小区地势低洼,两面环岩壁,由于没有物业管理,自2013年建成搬入居住后,小区环境越来越差,公共地块杂草丛生,一遇雨天积水难渗,出行特别不方便。但在2019年,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到来,这里完全变了模样。

“先是小区道路全部‘白转黑’,接着给公路添了路沿石,然后2个草坝坝变成了海绵化的休闲广场,小区一下子就提档升级了。”杜政家说,海绵化工程先挖开公共地块,掏出土后回填透水性强的砂砾以及混凝土,最上面一层还进行了彩色的透水铺装,不仅变美变亮,还变得像海绵一样吸水储水,再也没发生过内涝。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点”经过海绵化工程从内到外提质升级。从海绵城市建设中受惠的清泉中学龙都校区、大塘边社区也先后将锦旗送到三峡平湖公司,以此感谢项目业主用心用情办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这件好事实事。

在双河口街道轻质建材厂宿舍,受64户邻居委托,居民王恒容这几天正在制作锦旗,也想以这种朴实的方式点赞和致谢。

轻质建材厂宿舍于2001年建成入住,宿舍楼雨污管网年久失修,一度破烂不堪、污水横流,加上没有物业管理,宿舍楼下的公共地坝成了又脏又臭的垃圾场。

不过,今年5月开始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改造,让宿舍楼的雨水管网全部换新,地坝全面透水铺装,还添了雨水花园。

老宿舍楼旧貌换新颜,让居民有了强烈的环境获得感,也激发了自治的热情。这两天,大家共同商议着崭新地坝的管理维护,确定了划定停车位、安装智能车库系统等公共事务,开启了宿舍楼栋的自治。

5平方公里旧城换新颜

在双河口移民安置区,海绵城市建设包括市政道路、公园广场、公共建筑、老旧小区、雨污管网、河道等122个点。

在这5平方公里范围内,按照三峡职院学院、移民组团、赛德学校区、杨柳河龙都片区四个片区实际,海绵城市建设分别实施了针对性的海绵化改造。

“双河口移民安置区属于老旧城区,大部分小区绿地率较低,且普遍存在道路破损的情况,海绵城市改造结合项目现场实际,充分利用绿地设置低影响设施,并采取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措施,最终满足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三峡平湖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造过程中,针对双河口移民安置区地表径流污染及龙宝河水质问题,在对建筑小区、市政道路、公园广场进行海绵城市改造的同时,结合黑臭水体整治、雨污分流改造、环境综合治理、滨河公园和道路建设等,有序推进试点区域内海绵城市建设,解决了解决城市内涝,满足了水安全需求,实施的雨水回用项目提高了雨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解决了试点区域面源污染,提升了龙宝河水环境质量,对龙宝河河道两岸实施的植被缓冲带、绿化覆盖裸露土地,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

如今,走进双河口街道、龙都街道,曾经的老城区处处焕发着生机活力。透水铺装的市政道路再也不见积水,显得干净整洁。经过改造的螺蛳包、奥林苑、碳素厂宿舍等老旧小区环境有了大幅提升,单调的绿地变成了雨水花园,小区道路的行道砖换成透水砖和透水沥青,色彩上更为明亮,小区景观和功能得到提升和完善。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清泉中学龙都校区、重庆技师学院等共建区域,海绵化的道路、屋顶、绿化带、水塘,不仅让学校不内涝,还成为了引人驻足的校园景观。在龙宝河两岸,经过海绵化改造的龙宝河滨河公园,不仅守护着龙宝河的水清岸洁,还因其高颜值成了居民休闲运动的热门地。 

责任编辑: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