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大足拾万镇打造农村便捷交通 提升村民幸福感
2021-07-19 07:52:44    作者:蒋文友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8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吃过晚饭的胡华容走在乡间公路上,看着路边成片的庄稼茁壮成长,微风吹动,绿意荡漾,她的心情倍儿爽。“胡大姐,又散步呢,现在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就是好啊,还有太阳能灯照明,晚上也不怕‘打黒抹’了。”眼见着闲庭信步的胡华容路过自家门口,在院坝边的王碧芬主动搭讪,随即二人结伴行进在直达田间地头的宽阔平坦上。近日傍晚,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福利村4组,映入笔者镜头中的这一幕幸福又和谐。

“现在我们过的是‘走路不湿鞋(水泥路),吃水不用抬(自来水),煮饭不用柴(天然气、电),串门不怕黑(太阳能路灯)’的好日子。”与笔者碰面打开话匣子,王碧芬口直心快直言道。

的确,福利村方家坝虽然地处巴岳山下,怀远河畔,但2016年前还是山多林密,交通不便,生产和生活水平低下。

1 通往大足区拾万镇福利村4组方家坝的公路四通八达。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通往大足区拾万镇福利村4组方家坝的公路四通八达。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乡村要振兴,交通须先行。从2017年起,该村在拾万镇党委政府指导下,在大足区交通局及相关部门支持下,改扩建3.4公里福元路,率先实施方家坝村通村通组公路,并结合桫椤园的实际,修通方家坝村福方路,以及与周边长虹、将军、楠木及石马镇的白光等村的循环路。

入伏之日,笔者来到福利村4组王勇家,他深切感受到进出城乡的路网越来越通畅,让走亲访友的他出行感觉路畅心情爽。

“以前从家里到镇上只有一条不足80公分宽的泥巴路,到镇上坐客车进城,路不好走,要走上近2个小时才到,现在通了班车,沿途除了沥青路就是水泥路,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就能到家了!”说起便捷交通给自己出行带来的变化,王勇有感而发。

近年来,拾万镇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少到多,由线成网,从当初的土路、砂石路,再到如今水泥路、沥青路,一条条铺到百姓家门口,铺到田间地头,从“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灰”的无奈,到如今的连到家门口的通村公路,路通、路畅、路美。

1
方家坝的公路上的太阳能灯照亮山村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在拾万场镇西北部约1公里处设置有出入口,带动经济发展不言而喻。

如果说重庆三环是拾万镇连接外界的一条“大动脉”,那么镇域内的农村公路就是拾万镇的“毛细血管”。致力于改善全镇境内的内循环,平玉公路拾万段、跃进路由大足交通部门分别投资3000多万、2000多万提档改造,使拾万镇的交通更加畅通、便利;由镇政府主导投资600余万、按农村四级公路标准建设的拾(万)协(和)公路,设计有效路面6米,不仅方便了1.5万人到镇区、上高速,而且成为大足第一条路面最宽、等级最高的农村村道。——至此,拾万交通实现“华丽蝶变”。

而今,当你驱车行驶在国学大师杨明照的故乡与“隆平五彩田园”,四通八达的路网,“毛细血管”健全、“干支血管”通畅,仿佛一条条缎带,装点着充满生机的拾万镇,路通路平路畅路美,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嗨,路畅方家坝,幸福乐开花,如今赶个场,走亲串戚啥的,道路平坦,满眼绿植,沿线干净整洁,我们行走安全感、幸福感都提升了!”71岁的李明云大爷乐呵呵的话语,在泛着稻香的乡间,令人听着格外舒服。 

责任编辑: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