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3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我镇地处长江南岸山区,山高坡陡,沟深谷狭,地形地貌复杂。在别人眼里这可能是劣势,但是我们却把它当成优势资源利用,大力发展富民产业。”9月2日,重庆市丰都县暨龙镇党委书记廖海江说。
俗话说“靠山吃山”,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暨龙镇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形势向好,中药材等成为该镇助推农户增收致富支柱产业;畜禽养殖也发展非常好,特别是水产品冷水鱼养殖风生水起,成为当地一大特色产业,引领镇域经济加快崛起。
产业发展鼓起了村民钱袋子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部分有头脑的村民,把眼光瞄准了中药材产业。”廖海江说。目前,该镇在白果、乌羊、羊子池、九龙泉等村已发展黄连、杜仲、黄柏、前胡等中药材3410亩,带动1800人增收致富。
养殖业方面,暨龙镇持续推广“专业合作社+庭院牧场+散户喂养”模式发展肉牛产业,现有庭院牧场12户、规模以上养殖场1家。同时,新发展养鸡场3家、养猪场2家。辖区内水资源丰富,加上水温较低,该镇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现养殖规模达10万尾。
种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廖海江介绍,该镇正加快1000亩油菜示范片建设工作,投入近20万元修建沟渠等基础配套设施,现已发展农家乐6家、住宿床位20个。“去年,来我镇旅游的人次达到2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31亿元。”廖海江说。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2001年前,村里没有一条公路,后来还是村上号召村民自己投劳投资修建洞湾公路时,我带头出资购买了修路工具、爆破物品等。”旺龙村党支部书记刘世文说。
如今20年过去了,在旺龙村这个幅员面积只有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建成28公里水泥路,实现辖区内9个村民小组全覆盖。同时,修建泥结石路4公里、产业路8公里,切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生产生活不方便的困境。村民肩挑背磨的时代基本结束。
廖海江介绍,近5年来,是该镇交通建设最为集中的时段,其中仅去年就先后完成了兴龙村扩宽公路硬化、九龙泉村改扩建等道路优化建设;修建“四好农村路”49.3公里,完成投资2300万元。
“同时,丰彭二级路(暨龙段)节点性工程武平隧道成功贯通;S520暨三路暨龙段(韭菜堡至核桃湾)完成水稳层铺设工作;以及修建其他各类道路约75公里。”廖海江说。
水利项目建设也是暨龙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镇积极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暨龙水厂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完工;东西协作资金支持项目九龙泉村饮水整治工程全面完工。目前,全镇8个村(社区)饮水安全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
美丽宜居乡村村民安居乐业
“产业发展了,村民富裕了,这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要让全镇村民安居乐业,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美好生活。”廖海江说。
强化场镇环境整治,加强清扫保洁队伍建设,持续做到场镇垃圾日产日集日清。目前,已在镇村设置垃圾箱34个、垃圾桶420个,场镇建成区内垃圾容器化覆盖率达100%。常态化做好场镇污水管网维护,污水收集率达100%。开展“全民动手”集中整治活动,冲洗街道、清除垃圾,规范游摊游贩、骑门摊、亭棚等占道经营;整治乱设户外广告、店招店牌。
“同时,还组织动员村民参与到河道、道路、公共区域、房屋周边等区域清洁卫生整治,并为辖区内6家畜禽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促使环境卫生不断变好。”廖海江说。该镇现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九龙泉村成功入选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名单。
此外,该镇每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倡导文明和谐家风,促进社会和谐;开展文艺下乡活动,送上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廖海江表示,当前,该镇正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不仅要在“颜值”上提升,还要在“气质”上加以塑造,最终建设一个环境更美、村民更富、乡风文明气息更浓的全新暨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