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8日6时讯(通讯员 张玲)今年,永川区市场监管局围绕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聚焦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任务,以保市场主体为抓手,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注册登记便利化、智能化水平,着力打造宽松便捷的市场环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永川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区新增市场主体4272户,同比增长20.68%。
“零见面”“零成本”
当场办结开办事项
4月25日上午,在永川区行政服务中心左侧的企业开办自助申报区,重庆童泽园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尧兰正在办理营业执照。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工作人员带领尧兰到窗口填写资料,通过手机端完成提交资料、进行人脸识别等内容。短短几分钟,尧兰领到了“企业开业大礼包”(营业执照、免费赠送的一套印章等)。
尧兰感叹道:“现在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性办结,省时省力,没想到效率这么快、服务这么好!”
其实,当天像尧兰一样现场领到“企业开业大礼包”的还有很多。区市场监管局持续精简准入事项,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申报承诺制,登记驳回率减少50%,审批时限压缩50%,企业开办综合窗口日均受理新增市场主体较同期增长11%;开办企业电脑端、手机端均实现“一个终端全办结”,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为有需要的新办企业免费发放一套(4枚)印章,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就业社保登记、公积金账户开户等开办事项实现“零见面”“零成本”。
同时,该局还创新开展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准运“秘书服务”模式,通过线上指导、电话咨询、线下帮办、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竭力打造最优办理服务,着力打通企业落地生根“最后一公里”。推行三级审批模式“就近办”,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入驻区政务服务大厅“无差别窗口”,设置23个基层监管所市场主体登记窗口,推动基层市场监管事项进驻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切实让群众“少跑腿”。
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为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该局实行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不限制市场主体进入相关行业开展经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双告知、双跟踪、双反馈”机制,“分部门、分事项、分层级”共享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提升服务企业质量
近段时间,公元管道(重庆)有限公司为导入卓越绩效质量管理及申报市长质量奖而犯难。了解情况后,区市场监管局3次协同专家上门指导、问诊,为其提供低成本、便利化、零距离、全过程、精细化、保姆式的创新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目前,通过不断努力,该公司的质量控制力得到极大提升,产品一次合格率从98.4%提升到98.6%,即过程产品次品率降低了13%。
为优化营商环境,永川区政府出台了《永川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明确由区市场监管局牵头,集中14个相关部门质量服务职能,以及辖区内科研院校、检测机构质量技术资源,大力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
作为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企业线上按需“点单”、政府线下精准“上菜”、整合资源现场“问诊”的服务流程帮扶企业质量提升。目前已收集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质量发展问题80余个,帮助40余家企业实现质量提升,为全区356家规上企业和所有中小微企业提供质量保障,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加油站”。
永川区市场监管局质量科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聚焦永川重点产品、重点企业,精准对接质量提升服务需求,实施质量伙伴协同提升计划,紧紧依托质量技术服务机构为支撑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体系,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