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90后”新农人张永梁:挥洒青春汗水筑梦田野间
2025-08-12 07:58:32    作者:罗莎      来源:华龙网     

在巴南区石龙镇的田坎上,一位“90后”新农人挥洒青春汗水,用科技与智慧重塑传统农业。重庆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张永梁放弃城市就业机会,扎根乡土六年,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电商+生态农业”的致富新路。

(006_副本.jpg

张永梁在田间查看作物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逐梦乡土,开启创业新篇

2018年,刚从大学校园走出的张永梁,没有选择留在繁华都市,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家乡石龙镇。这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近10万亩森林连绵起伏,森林覆盖率高达68%,金龙湖、丰岩湖两座市级中型水库如明珠般镶嵌其中,水质清澈优良。独特的小高原气候,让这片土地四季宜人,充满生机。

张永梁敏锐地察觉到石龙镇的发展潜力,他怀揣建设家乡的热情,在白马村挨家挨户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一起发展产业。在他的努力下,重庆市米粒儿种植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采用“合作社+村集体+一般农户+贫困户”的创新联动模式,整合120亩土地,开启了“稻+N”特色生态种植之路。

秉持“当地用工优先、贫困户用工优先”原则,项目一经落地便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0余万元,为乡亲们点亮了增收致富的希望之光。

电商破局,赋能产业发展

2019年,在巴南区委、区政府政策指引和石龙镇政府支持下,张永梁捕捉到电商发展的巨大机遇。他确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点带面、社会参与、打造品牌、合作共赢”的思路,全力构建农产品电商新业态。

筹建电商服务中心时,场地匮乏、村民疑虑重重,难题接踵而至。张永梁四处奔走协调,最终将白马村村委会旧址改造成办公场地。服务中心成立后,他积极探索电商运行模式,与散户签订农产品包销订单,创新实践“订单农业”。

为确保品质与诚信,张永梁建立详细台账,构建质量追溯机制和农户信用体系,购置冷链、包装等设备,还定期组织种养殖技术培训。通过电商平台,合作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农产品畅销各地,农户切实受益,生活逐渐改善。

科技引领,打造生态农业

2022年,在区农委指导下,合作社建立巴南区稻田综合套养试点示范区。张永梁积极推广水稻直播、钵毯苗机播等先进技术,积极推动机械化耕种,开展标准化稻鱼、稻鳅、稻鸭综合套养,深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用。

示范区成效显著,水稻品质达绿色标准,稻鱼、稻鳅等产量可观,农药化肥减量80%。如今,村里春日秧苗嫩绿,秋日稻穗金黄,鱼鸭嬉戏,一幅产业兴旺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样板。

2024至2025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张永梁带领合作社进一步扩展规模,运营高标准农田突破1600亩,预计年产粮食800余吨。同时,利用自有农机设备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面积1000余亩,合作社跃升为巴南区规模最大的粮油生产企业,带动当地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张永梁也先后荣获重庆市农村致富带头人、重庆市青年农场主等多项荣誉,成为巴南区科技带头人。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可为。”这是张永梁始终坚持的真理,他告诉记者,自己将继续扩大土地流转,将合作社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同时,把村里的“稻+N”特色种植区打造成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亲子互动体验基地,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用青春和汗水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创造更多不平凡的业绩。

记者 罗莎 

责任编辑: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