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来创新中心就打算扎根。”入驻巴南先进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公司”)3年的重庆士继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艾铄,如此评价创新中心。这里办公环境佳、用品齐全,“一站式”服务堪称“天花板”。
艾铄2022年从重庆理工大学毕业,目前其公司已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取得多项资质认证。他“变身”企业负责人,得益于巴南区“科、产、经、人”一体谋划,实施人才共引共育工程,推进“引育服”的新模式。
创新中心是巴南区政府与重庆理工大学联合打造的孵化平台,为科创人才和企业提供全周期孵化培育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它为初创团队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对接创业导师、评估项目,安排政策、法律、财务讲座,助力学生创业者。
2023年,艾铄带领公司在“智慧治污”领域崭露头角,项目订单增多,公司急需扩大规模、资金支持。创新中心了解情况后,组织多轮项目路演,助其获50万元种子基金。艾铄感慨,原本以为申报低利率贷款是“持久战”,没想到有“服务专员”指导,不到一个月就拿到贷款。
其实,艾铄只是巴南区实施人才工程的成效之一。近年来,巴南聚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以“学校冲锋在前引才,政府筑巢引凤留才”方式,发挥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作用,为毕业生提供指导、培训、咨询、孵化、资金、场地等支持,吸引人才来区发展。
引才更要育才,巴南将“筑巢”与“引凤”结合,搭建人才平台,推动校地干部人才实岗锻炼,建立产业教授制度,出台科研项目配套政策,累计投入5000万元支持人才原始创新。
此外,巴南推动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建成全国首个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投入1亿元建设全市首个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学院,率先开展“先使用后付费”改革,促成专利许可实施208件,转化科技成果7.6亿元,组建产业基金,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4亿元,满足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需求,实现人才、企业“双向奔赴”。
记者 袁启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