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信诈骗又有新花样。我们梳理了近期几种最新骗术,期望能减少类似骗局。
骗局一
捡到彩票刮出“特等奖”
在路上走着,忽然捡到一张“特等奖彩票”。对于这类虚假彩票诈骗案件,反诈骗专家分析指出,骗子四处散发那些所谓的“特等奖彩票”,以此引起人们注意,一旦有人被“大奖”冲昏头脑而拨打“兑奖”电话,很有可能听信骗子缴纳“手续费”“奖金税”等,造成经济损失。另外,有些不法分子还会事先创建虚假彩票网站,以此来打消用户疑虑。
为避免上当受骗,反诈骗专家提出三点建议:一、不论是何种“大奖”从天而降,切勿被“巨额奖金”冲昏头脑;二、对方提出需预付“手续费”“奖金税”等钱款时,需仔细甄别其言论的真实性;三、对于陌生电话,不可随意拨打或接听。
骗局二
谎称弄丢快递要求加微信
近日,一种新的冒充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诈骗的骗术出现,警方已发出预警。
民警表示,诈骗分子的作案方式首先是冒充快递公司员工自称把受害人的快递弄丢了,打算全额赔款给受害人。然后,让受害人添加微信。在微信中,先是诱导受害人进行网络借款,然后向受害人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二维码让其连接,使受害人手机中病毒从而诈骗被害人钱财。
骗局三
好友微信借钱 发语音“是我”
通过发送语音来博取信任进而“借钱”是一种新型骗术,已在全国多地悄然出现。警方提醒市民,遇到微信好友借钱,最好能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确认。
对于这种新型骗术,民警表示,由于语音听起来是事主本人的声音,所以同事、朋友很可能被骗。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应减少语音交流,避免对方有可乘之机,以防骗子将语音通过截取或者转录,变成一些可以被其所利用的形式。此外,在网络上不要随意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在与陌生人的聊天中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声音。
骗局四
领红包破产 群里10个人9个托
“千万现金红包全网送!”“点点手指头转发就可以拿走现金大奖!”……各种夸张标题的“微信红包”在微信群中流行开来。这种红包与普通红包不同,打开后并非是现金红包,而是一个网页链接。网页显示要收红包首先需要在多个微信群中分享该红包链接。
实际上这种外链红包多为营销广告,目的就是为了诱导用户转发红包自带的网页链接,用户可直接选择举报。
不仅收红包有风险,发红包的也要小心。发30返60、发500返1000,在群里发红包还能获得双倍返还,这样的“好事”要小心暗藏陷阱。此类返利的行为最近在QQ群、微信群非常流行,一些诈骗分子建立所谓的红包群,其实群里面10个人9个托。
骗局五
“大妈们”别轻信区块链
近期,一张“中国大妈”在区块链大会现场摆pose的照片在朋友圈里走红,网友纷纷评论:“大妈们”已经被区块链盯上。今年以来,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金融的旗号进行传销活动,成为传销的最新变种之一。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各种虚拟货币应运而生,鱼龙混杂,其中有不少是骗局。专家提醒,各种虚拟货币平台普遍宣传“区块链”“去中心化”等技术,有的还以国际组织、跨国金融集团命名,极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投资,最好不要涉足不熟悉的投资领域。
骗局六
“公安局”APP 骗取转账
与以往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信诈骗不同,这种新电信诈骗中的骗子制作了一款足以乱真的“公安局智能警务系统”APP,诱骗被害人输入银行卡等信息。
据警方介绍,骗子制作的钓鱼APP具备“呼叫转移”和“短信拦截”等功能,刻意屏蔽了警方与被害人之间的通信联系。该APP基本将国内所有的主流银行都囊括在内,不需要受骗人跨行转账或者自行网银操作转账。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报警。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