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英婆婆指着公交站牌上的91路
为了感谢成都91路公交车的5名司机,她在今年中秋节前的一天,登上一辆途经家门口的91路公交车,给司机送去了月饼和一封感谢信,是感恩亦是道别,“以后可能都不会再坐这路车了,我的任务完成了。”近三年时间,她每天晚上10点~11点期间坐91路回家的生活片段戛然而止,而另一段关于陪伴和坚持的故事却浮出了水面。
她叫柴英,年届八旬。近三年来坐这路公交,是为了照顾住在养老院的老伴。
关于感恩
“我的任务完成了,谢谢你们每天送我”
回看着公交车上的监控视频,司机张景成觉得,老人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善意,“她想感谢我,但又怕耽误了我。”只是,道别时那一句“以后可能不会再坐这路车,我的任务完成了”,让他和另外4位同事心怀挂念,“过去3年,每天晚上都把老人从琉璃场载回莲花一区站,现在老人突然不坐车了,感觉像没有把她安全送到家一样。”感谢信中,一个简单的“莲花新区一位太婆”的落款,和一个眼镜的图案,仿佛表明着老人不愿留名,但希望彼此记得的意愿。
最终,成都商报记者在询问了锦江区多家养老机构后,终于有了老人的消息。老人叫柴英,她自称,近三年来每天深夜坐91路公交车回家,确实是因为每天都去养老院照顾患病的老伴,不过这样的生活,已不复存在,太婆说,虽然不坐这路车了,但一直想感谢一下这5位司机,所以就等着中秋节。“我确实说过,以后可能不会再坐91路车了,任务已经完成了。”
“完成任务”的背后是让人遗憾的消息,太婆的老伴在今年5月21日去世了。 “我们当时在想,也或许是老爷子康复回家了。”公交司机王清明没有猜错,他和同事们每天深夜搭载的,是一位对身患重病的老伴不离不弃的老人。
关于承诺
“你住进养老院,我每天都来看你”
已届八旬的柴老喜欢读书、看央视4套播放的新闻,只是现在这些爱好的时间,从过去的深夜回家后,变成了清闲的傍晚。
其实,和自己同龄的老伴在2004年就患上了脑梗和中风,那时候夫妻俩66岁,尽管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但大爷喜欢独自走出家门,但时常会迷路。每次寻找的足迹还没有出海椒市,太婆就在派出所得知了老伴的消息,以至于小区居民再看到她出门找大爷,都说“不用去找了,等会儿警察晓得把他送回来。”
陪伴和照顾,最终阻止不了老伴疾病的恶化,到了2012年,两人74岁,后来因身子不如以前,无法再去搀扶大爷,柴英在2014年底,选择将老伴送到了养老院,在一家养老院住了三个月,她觉得不是很好,最后转到了锦江区益民养老服务中心。
“送养老院是出于无奈,但我跟他说了你住进去,我每天都来看你。”老人说。尽管当时的老伴已经无法听懂这句话,甚至认不出自己的妻子,但柴英依旧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几个月后,再次看到柴英的照片,养老服务中心一位护理人员很快就认出来,“这是李大爷的老伴,李大爷2015年住到这里后,她每天都会过来,很晚才离开,一直到今年5月大爷去世,期间她还给我们送过锦旗。”
每天下午4点过,柴英就准时出现在养老服务中心,倒了大爷的尿盆,把病房打扫一番,然后坐在床边给大爷喂饭,天色渐晚,还有一堆当天换下的衣服要洗。在这家医养合一的机构,柴英原本花钱请有护工,不过她说:“人家也需要休息,照顾病人应该是大家一起参与,不能因为花了钱就甩手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