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泸州:开发商“跑路”拖欠农民工工资 包工头借钱支付打工还债
2019-05-29 07:51:19    作者:陈向前 魏冯      来源:四川日报     

     陈向前 本报记者 魏冯

  5月23日11时30分,泸州市江阳区一处建筑工地,61岁的黄贤华放下手头工作,准备去工地食堂吃饭。

  双鬓花白,满脸皱纹,运动裤上沾满泥浆,这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几年前曾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包工头。

  黄贤华是泸州市泸县得胜镇东皇殿村村民,16岁成为泥瓦匠。之后几十年来,一直在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他当过项目经理,干过包工头。由于诚实守信,从不拖欠工钱,黄贤华渐渐有了名气,高峰时期,老家出来跟着他干活的有近百人。

  2012年,黄贤华在绵阳一个工地干活时,遭遇开发商“跑路”,垫进去的40万元保证金没拿回来不说,还欠下工人工资23万多元。

  “黄师傅,我家里买米买油都很恼火”“我家里还有娃娃要上学,老人要看病”……个别工人隔三岔差五电话催,黄贤华心急如焚。

  “工人是我带出来的,我不能亏欠他们,我要负责到底!”黄贤华四处找钱。“抵押娃的房子吧。”思量再三,黄贤华的决定让老伴和女儿瞠目结舌。但看到父亲整夜整夜睡不着,天天念着要还工人工资,女儿心软了,用自家房产抵押贷款33万元。

  付了工人工资,结清了部分工程机械、材料欠款,黄贤华背上了60多万元的债。为了还债,黄贤华先后前往云南昆明、贵州毕节等地,一个工地一个工地找活干。2018年,黄贤华还清银行贷款,但还有20多万元的外债没还。

  如今,黄贤华在泸州市江阳区一处建筑工地做外墙保温工程。下雨休息,晴天干活,每天挣200多元。由于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黄贤华落下了腰病,“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必须尽快把欠的钱还完。”

  记者手记

  这种担当值得点赞

  为他人的“不守信”买单,是勇敢还是傻?抵押房子,拉女儿“下水”,是“自私”还是“无私”?

  记者有很多疑问,但黄贤华总是同一个答案,“工人是我带出来的,我得对他们负责。”

  他讲不出多少大道理,却一口咬定“负责到底”,这种担当值得点赞。

  黄贤华很普通,谈不上多么伟大。但也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用自己的言行守住了社会诚信的底线。我们希望这样的“黄贤华”多一点,能有更多人勇于担当、诚实守信。同时,我们又希望这样的“黄贤华”少一点,守信的企业和人更多一些。

责任编辑: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