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从“柠檬的世界”到“世界的柠檬” 安岳柠檬要过几道关?
2019-10-21 08:50:47    作者:吴忧      来源:四川日报     

     金秋的安岳,正是一片柠檬的世界。10月8日上午,安岳县柠檬产业局联系记者,想多购几份当天的《四川日报》。这一天,《四川日报》刊登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川果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这是他们想要反复研读的内容。

  安岳县柠檬产业局局长田再泽告诉记者,安岳柠檬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80%以上,但高产量并不能代表高质量。在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中,摆在安岳柠檬面前的几道难关逐渐显现。借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东风,安岳正在积极找差距、谋发展,努力擦亮川果“安岳柠檬”这块招牌,实现从“柠檬的世界”到“世界的柠檬”转变。

  □本报记者吴忧

  第一关

  推广优质品种

  “从西班牙到土耳其,再到意大利,我们看看国外的同行,还有谁在讲尤力克柠檬?”国庆节前夕,在资阳举行的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峰会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建军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是该换换品种了。”

  在刘建军之前,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产区的代表已先后发言,“土耳其的柠檬主要有3个品种,各有优点。”来自土耳其库库罗瓦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教授奥汉·布扎恩介绍,3个品种一种高产、一种抗病害,还有一种能够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储藏。

  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副校长阿讷桑德拉·金蒂莱亮出了图表,详细罗列当地最新培育出的数十种新品种,“我们不断创新,将杂交等技术成熟运用,培育出越来越多口感好、防病虫的新品种,这是意大利柠檬总是畅销的原因。”

  而刘建军在调研中发现,中国的柠檬品种,几乎百年未变。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引入以来,包括安岳在内,各地柠檬的品种几乎都是尤力克。”刘建军说,“现在国外新品种应用快,多国已淘汰尤力克,让我们的产品不仅在全球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在国内市场也受到国外优质产品的冲击。”

  田再泽说,安岳将加快建设安岳柠檬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并对接跟进与西班牙、美国的大学及科技公司的合作,抓好成果转化,推动柠檬产业提质发展。

  第二关

  实现精深加工

  近期,安岳当地邀请国内外专家前来考察指导,并精心为专家准备了柠檬果片、柠檬汁等柠檬衍生产品,作为小礼品。不过,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潘思轶似乎并不“领情”。

  在他看来,对于堪称“黄金果”的柠檬来说,这样的开发利用程度,还远远不够。

  潘思轶介绍,我国生产的柠檬主要用作鲜食,柠檬加工总量仅占鲜果产量的20%。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如今在柠檬加工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潘思轶举例说,阿根廷有77%的柠檬用于加工,成为了浓缩柠檬汁、柠檬酱、精油和脱水柠檬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安岳县柠檬产业局发布的《中国柠檬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也指出,国内柠檬加工业后劲不足,缺少叫得响的明星产品。

  整体上来看,国内柠檬加工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标准不一,品质参差不齐,加工精深度不够,附加值挖掘不够,原料收购保障制度未建立,原材料保障有难度,且与国外加工企业加工产品重叠,成本高于国外,产品竞争力不强。

  潘思轶说,在果汁产品、休闲类产品、精油类产品以及柠檬提取物方面,国内柠檬从业者大有可为,“希望大家树立全利用零废弃零排放的目标,让每一颗金黄的柠檬都能变成真金白银。”

  第三关

  培育成熟市场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介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柑橘类水果工作组的统计数据,20世纪80年代,世界柠檬及青柠产量年均约为584万吨,20世纪90年代年均达到852万吨,2010年达到了约1341万吨,近10年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柠檬市场的壮大,可以说是东风正劲。

  不过,相对于国外,国人接触和消费柠檬的还很少,绝大多数人一方面对柠檬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还不了解,另一方面对柠檬鲜果的利用和食用方法也知之甚少,即使对于柠檬的营养和保健功效有所了解的人,他们对柠檬的消费也大都出于猎奇,还未形成固定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进而限制了柠檬及其加工品消费市场的拓展。

  安岳县柠檬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宣传柠檬及其加工产品的营养保健价值与食用方法,让更多的人认识柠檬、认可柠檬、消费柠檬,才能培育和壮大柠檬消费市场,促进我国柠檬产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