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杭州因为台风的影响一夜入秋,但在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下称“全国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运动员们仍“打”得火热。9月15日,在全国学生运动会闭幕前一天,山东小伙边通达继获得大学乙组男子竞走10公里决赛金牌后,再次以1小时27分38秒的成绩荣登大学乙组男子20公里竞走的冠军宝座,成为了本次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竞走项目当之无愧的“双料王”。
无论在奥运会还是世锦赛,竞走一直是中国田径队的优势项目,而男子20公里竞走则是该项目中竞争最激烈的一项,这次在杭州举办的全国学生运动会也注定将精彩延续。本次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竞走项目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举行,共分男子10公里和20公里竞走两个项目,并分为大学甲组和乙组同时进行。
带着一枚天津全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银牌,边通达出现在全国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他坦言,兜里揣着银牌,压力更大,“我知道全运会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当时也失落了好久,但这一次比赛我准备了四年,我是冲着金牌来的。”
带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边通达走上了赛场。一场要持续近一个半小时的20公里比赛,胜负的悬念却总是在最后几百米都无法揭晓。在刚开始的几圈,边通达、江苏小将李天蕾内蒙古选手高文魁“缠斗”在一起,就在众人以为就以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时,边通达开始慢慢加速,逐渐拉开了将近20米的距离,并一直将优势保持到了最后。
如果说100米短跑是一场速战速决的狂欢,那么20公里的竞走就是一次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拉锯战。
“太考验耐力了。”走下赛场的边通达回忆起比赛过程,如释重负中带着一丝庆幸,“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吧。”在他眼中,“有始有终”是一名运动员最基本的素养。
“相比其他运动员,我还是有些单薄吧,首先腿就短。”谈到2天内连获两个竞走冠军时边通达笑着说。他表示,今天取胜的关键在于之前比赛所取得的经验,“我一直按着自己的频率走,不被对手的变速战略所影响,不然肯定会自乱手脚。”
当然,对于边通达而言,能有机会在这样的舞台上积累经验,甚至要比赢得金牌意义更大,“从其他选手的比赛经验和意志上学习到很多,很难得。”
对于本次边通达取得的成绩,山东代表团田径项目总负责人刘华表示,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从选拔到集训我们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想着要取得一个好成绩。”
所幸正如刘华所想,在15日的比赛中,山东代表团还获得大学甲组男子20公里竞走第二名和大学乙组男子20公里竞走第四名的好成绩。“山东是竞走大省,近年来也一直为国家输出了很多人才,我希望运动员们能好好珍惜每一次的比赛机会,争取在更多的世界级赛事上为国家摘金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