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国百姓仰望夜空 全球围观罕见“超级蓝血月”
最近几天,一个听起来非常酷的天文奇观名称“超级蓝血月”开始在互联网上霸屏,很多人一听“蓝血”甚至觉得很有外星人的范儿。北京时间1月31日晚,全球多地的民众与媒体记者一同见证了这一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这个“超级蓝血月”到底有多难得,为何引起全球的关注呢?
“罕见”成为关键词
所谓“超级蓝血月”,实际上包含着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三层含义。其中超级是指由于月亮位于近地点所以月亮看起来更大、更亮。红月亮是指发生月全食时,一轮圆月在慢慢被“吃掉”的同时,由亮白色逐渐变成暗红色,最终,一轮红月悬于夜空。所谓蓝月亮并不是指月亮的颜色,而是按天文历法,一个月首尾共出现两次满月时,第二次满月被称为“蓝月亮”。
西方主流媒体都对“超级蓝血月”予以高度关注,不少报道的题目都集中在“罕见”“百年一遇”等描述上,也有不少报道提醒所在国读者什么时间看、在哪里看,同时普及着有关“超级蓝血月”的基础知识。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31日以“月亮的精彩表演”为题称,这可是月亮的罕见太空秀。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月31日称,手机、相机——各种拍摄工具都被拿来记录“超级蓝血月”。澳大利亚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观察这一罕见天象。英国广播公司1月31日称,月亮再次登上秀场。美国天文学者香侬·石默尔表示,此次天文奇观给了人们走出户外,仰望星空的理由。曼彻斯特大学月球专家凯瑟琳·乔伊说,“我们正在见证全球探月活动的复兴,这将为探月以及在月球建立基地打下基础。”
日本NHK电视台在当天晚上7时开始的电视节目中呼吁大家在室外观看之际,注意保暖。在月全食开始之际,NHK电视台和和朝日新闻都在网站上开设直播平台。俄罗斯“消息”网1月31日则称,“血色”月食、超级月亮和蓝月亮这三个天文现象单独出现并不罕见,但同时出现就非常罕见了,上次出现“超级蓝血月”已是152年前的1866年。
在中国形成观看热潮
31日19时左右,在北京城区观看月亮位于正东稍偏南。此时天气良好,月光皎洁,视觉上月亮比平常要大。19时48分左右,阴影开始袭上月亮。随着月亮亮度趋弱,红色显现。20时52分左右,月亮开始完全进入地球阴影。《环球时报》记者用肉眼观测此时的月亮高度已明显升高,视野中的月亮明显变小,呈现暗红色。
22时08分左右,月球就开始慢慢走出地球本影,此时也叫“生光”。月食中最精彩的全食阶段此时结束。23时11分,月球刚好完全走出地球本影,此时称为“复圆”。此后一直到2月1日凌晨0时10分左右,月球仍有近1小时处于地球半影之中。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3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发自宇宙空间的天文奇观本身就散发着神秘色彩,因此易于引起人类关注。月全食作为一种典型天文现象,几乎半个地球的人类都可以亲身体验并观察,尤其是随着观测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文爱好者越来越多,这种关注度在全球范围内散发传播,因此造成舆论声势比较大。
“所谓红月亮、蓝月亮、大月亮的概念一齐亮相,因此吸引了更大范围的关注。”朱进说,本次月全食引发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次月全食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发生在前半夜,观看时段比较合适,利于人们观看。
天文奇观会引发“灾祸”吗?
全球对这一天文奇观的态度不仅有点赞,也有一些复杂甚至有些矛盾的声音。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1月31日报道称,俄国家天文学研究所专家苏尔金称,这种现象对地球上生活在海边的居民影响将很明显,月球接近地球会引起大的潮汐。但这种现象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不会产生大影响。
据俄罗斯“消息”网报道,有天文学家警告称,该美丽景象也存在危险,可能让一些人感到头痛和血压升高。但也有俄罗斯专家认为,对人体的影响微不足道。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称,不久前,有人还说“超级蓝血月”是令人恐怖的不祥之兆,让人们瑟瑟发抖。但今天看来,这是个好事:尽管地球一片混乱,太空还是如时钟那样按部就班运转。
对于外国专家和媒体有关天文奇观 可能引发灾害的说法,朱进认为,上述观点没有科学依据。(环球时报驻日本、新加坡特约记者 林强 任重 本报记者 倪浩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