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旅游扶贫送春风致富之花次第开
2018-03-02 09:29:43    作者:冯豪博      来源:中国旅游报     

  春节期间,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举办了民族特色活动踩山节。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吹芦笙,饮米酒,载歌载舞,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过去,这个村的百姓生活极为贫困。村民只能拿着山上挖的竹笋子、手工编的竹篓子到集镇上换几个盐巴钱。自从吃上旅游饭后,该村人均家庭纯收入突破万元,成了赤水市有名的旅游致富村。“目前,我市有万余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产业,共有20个贫困村因旅游带动而‘出列’。”赤水市旅游局局长肖艳说。

  赤水市只是全国旅游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这种现象在2017年国务院扶贫办新公布的28个脱贫摘帽县中不是个例。放眼全国,无论是东北关外、黄河两岸,还是天山南北、滇桂边陲、垄上蜀地,旅游扶贫的春风所到之处,致富之花渐次开放。

  履行脱贫攻坚责任顶层设计持续发力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关系国家战略,关乎国计民生,做好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全国旅游行业的光荣使命。在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旅游行业要积极融入大局,承担起历史责任,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发挥好旅游业在扶贫攻坚中的应有作用。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以开展乡村旅游为核心抓手推动旅游扶贫,将旅游扶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大格局。”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正是这种担当意识,全国旅游扶贫攻坚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2015年、2016年,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瑯状元村、河北省张北县共同组织召开了两届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对全国旅游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7年,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分别召开了西南、西北片区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会,重点部署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2015年、2017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分别召开了全国旅游援疆、援藏工作会议,对新疆、西藏旅游扶贫工作做出专项部署……

  国家旅游局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李金早和局党组其他成员多次带领局机关有关司室同志深入云南怒江、丽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内蒙古阿尔山、赤峰、乌兰察布,陕西咸阳等地,实地调研、入户慰问、召开座谈会等,摸情况、问需求、找问题,不断对旅游扶贫工作提出新要求。

  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一系列旅游扶贫政策相继出台:2016年,《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在全国实施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万企万村帮扶、百万乡村旅游创客、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扶贫模式创新推广、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等8项专项行动;2017年,《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加快推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2018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制定出台,对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同时,国家旅游局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共同加大对旅游扶贫工作的政策保障,从政策、资金、用地等多方面,加大了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交通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支持力度;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开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在政策扶持、资金项目支持、宣传推广、智力帮扶、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巴马县和阿尔山市等定点扶贫点的帮扶力度。

  聚力攻坚创新机制全面推进落地落实

  2017年年底,400多名乡村旅游带头人、旅游扶贫重点村干部、基层旅游管理人员从所在的深度贫困地区出发,汇集到浙江湖州、江苏无锡和山东枣庄,参加国家旅游局主办的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专题培训班。

  阿洛是湖州培训班的学员。他回到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捧当乡迪麻洛村后,对经营“迪麻洛阿洛客栈”更有信心了。他在安吉县参观时,想到可以将一些项目引进家乡,和乡亲们一起走上旅游致富路。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这样的培训班共举办了15期,4000多名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受益。旅游扶贫培训已经成为旅游扶贫工作的“常态”。

  国家旅游局还开展了多项工作,让旅游致富的示范标杆越树越多:实施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先后组织全国374家旅游规划设计机构,编制了2000多个旅游扶贫规划;加大旅游发展基金、文化旅游提升工程资金中对旅游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并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策划10条跨越“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西部行”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筹组“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公益宣传推广联盟”,对旅游扶贫工作进行深度宣传。

  2018年,旅游扶贫工作的节奏更是马不停蹄。1月3日,李金早一行冒着严寒、顶着风雪到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深入玉龙雪山脚下的甲子村调研旅游扶贫工作推进情况;1月4日,“原美生态·情醉‘三州’”旅游推介会在北京举办;1月18日,“三区三州”旅游扶贫对接活动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长板桥村举办,为“三区三州”送去规划帮扶、智力帮扶、宣传推广帮扶、金融帮扶、产品帮扶等五大帮扶“礼包”。

  如何跟踪了解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效果是一个关键问题。2016年1月,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中心在湖州设立,正式开始对全国153个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观测点进行监测,准确反映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际成效。

  多种模式精准施策贫困人口受益显著

  “近年来,各地从实践中探索出了直接从事旅游经营、参与接待服务、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入股分红等多种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成为旅游扶贫开发利益共享主体,最大限度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8年春节期间,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怒族山寨——老姆登村阳光明媚、草木葱茏,游客们欢歌笑语,处处弥漫着喜庆热闹。

  这与过去贫穷落后的老姆登村形成鲜明对比。近几年,在村民郁伍林的带动下,该村创办了16家农家乐客栈,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4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初步发力。

  “景区带村”带动效果也更加明显。在距离宁夏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2公里处的泾源县冶家村,正在忙碌的冶家村农家乐协会会长赵万升说:“我们村是靠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脱贫致富的。”现在,村民开的农家乐每家净利润均超过10万元,效益最好的一户超过了60万元。河北省涞水县依靠野三坡景区形成了“双带四起来”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68725人减少到2017年的14028人。贵州省六盘水市普古乡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模式,累计带动885户3288人脱贫。

  旅游扶贫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旅游局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社会影响持续扩大,旅游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发展旅游业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冯豪博)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