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桂林: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际旅游胜地
2018-03-23 09:28:36    作者:佚名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桂林:致力成为可持续发展范例

  国务院2月13日发布《关于同意桂林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等三个城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务院批复要求,桂林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重点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问题,集成应用生态治理、绿色高效农业生产等技术,实施自然景观资源保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康养等行动,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中西部多民族、生态脆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效应,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

  实现五大发展目标

  自2017年2月启动创建创新示范区以来,桂林市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2020)》的编制,并先后通过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论证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审议。未来,桂林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将以这两个纲领性文件为引领。

  根据文件规定,2030年前桂林市将致力于建设秀美山水桂林、经济繁荣桂林、安康和谐桂林、创新发展桂林、包容开放桂林等五大发展目标,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将桂林建设成为“宜游宜养的生态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成为经济繁荣发达、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殷实安康的可持续发展样板城市。

  桂林旅游学院教授周其厚说,“桂林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表现在新思想、新理念的引领。”他认为在新时代,桂林必须要有新作为。桂林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正是反映了桂林发展的新时代特征。这个鲜明的主题,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关键词,是桂林大有作为的切入点。

  根据规划,到2020年,桂林将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地。基本建成协调发展的绿色经济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均衡发展,生态产业形成规模并产生较好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5年,桂林将全面建成国际旅游胜地,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和面向东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绿色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前列,生态文化氛围全面形成。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0年,成为国内同类城市和世界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样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化繁荣,全面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使桂林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范例。

  推进五大重点领域

  桂林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桂林实际,全面布局全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筛选出五大重点推进的领域,使得规划目标有的放矢,可持续发展有了具体的抓手。

  一是针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资源保育任务繁重等问题,确定“自然景观资源保育行动”,重点实施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修复、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自然景观风貌保护与修复四大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和修复,提升漓江流域生态保育水平。

  二是针对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生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不快等问题,确定“生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行动”,重点实施旅游新产品开发提升、旅游新业态培育提升、旅游服务业水平提升等工程,加强旅游产品和业态创新,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康养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三是以“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行动”为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抓好产业扶贫。

  四是针对文化康养产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推动“文化康养产业创新发展行动”,重点实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示范、民俗与特色文化保护开发示范、民族特色医药与健康产业开发示范、社会养老与康乐休闲服务创新示范等工程,加强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文化康养产业。

  五是通过“创新驱动能力支撑行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点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工程,加强创新供给,建立与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中国桂林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与落地示范基地,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和开放合作水平,建设创新开放发展型桂林。

  周其厚说,即“桂林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综合性的行为。”桂林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推出五大行动计划和十七项重点工程,覆盖了“环境、旅游、农业、康养、创新驱动”等与桂林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是桂林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与‘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际旅游胜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上升到国家层面发展战略,都涉及旅游和旅游产业。相比较而言,‘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强调的是综合性,强调的是创新、可持续,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周其厚说。

  体制、机制、投入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桂林市科技局是桂林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各项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来自桂林科技局的信息显示,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建立自治区、桂林市上下协同推进的领导机制,把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自治区已制定出台《桂林市可持续发展促进条例》及系列配套政策,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为桂林更好地实施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法规支持。

  财政投入和体制机制的支撑也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如设立自治区、桂林市两级政府可持续发展专项,重点支持可持续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创新可持续发展投融资机制,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树立绿色金融理念、建立绿色金融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形成具有桂林特色的绿色金融模式,建立绿色发展基金等;另一方面建立自治区和桂林市、县(区)三级政府的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督查长效考核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把产出增加与消耗降低、产业效益与环境权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等有机结合。

  同时,桂林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汇聚创新资源方面的载体作用。桂林市科技局局长黄强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桂林已经建成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可持续发展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但从总体上看,平台的数量还不够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布局也不够合理,距离支撑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未来桂林将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在喀斯特地质、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领域,培育建设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和基地;在高效生态农业、生命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与国内外名校名所名企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和基地,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此外,持续的努力也将包括发动和鼓励公众参与、深入“放管服”改革来完善管理体制、深化国内外合作等方面,以完善保障体系,落实各项规划措施,确保桂林可持续发展规划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宏伟蓝图得到切实落实。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