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向“产业经济”转变 景区免门票渐成趋势
2018-09-12 09:07:54    作者:佚名      来源:工人日报     

    去门票化成景区大势所趋,有助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景区免门票渐成趋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近日称,6月28日《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发布后,目前,我国已有21个省份出台或公布157个景区降价或免费措施,还有157个将在“十一”前宣布降价。314个景区中,包括5A级别景区120个以上,4A级景区150多个,占到景区总数近90%的比例。在这些景区中,降价幅度20%的景区超70个,30个景区免费开放。

  门票在旅行开支中占比很大,有研究显示,门票价格每下降1%,游客量就会实现3%~5%的增长。从产业经济发展角度看,以门票价格的下降换来产业收入的大增长,能增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降价到免票

  今年7月,福建省龙岩市相关部门专程到广州市推介旅游产品,宣布针对广州游客的系列优惠政策,希望广州游客前来旅游。其中,龙岩15个景区广州游客可以免费游览。另外著名的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等一批5A、4A景区也有优惠票价。

  同样,今年福建宁夏两地旅游同业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宁夏旅游继续推出针对福建亲人送出“清凉夏天福建人免费游宁夏”及全年其他时间半价优惠旅游大礼包。并专门针对福建籍游客筹划推出了十大旅游精品线路,诚邀福建游客走进宁夏、畅游宁夏、体验宁夏。

  景区免门票已成趋势,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不少景区已经开始降价,陕西、江苏、山东、湖北在内的多地知名景区调低票价,部分景区优惠幅度达33%,有的甚至直接改为免费开放。

  福建省尤溪县2016年成为全省“全域旅游”改革试点单位,该县从“卖风景”转为“卖文化”,提出了“我家在景区”发展目标,全域、全民、全要素、全产业链推动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也正是免门票推进了全域旅游。

  记者了解到,其实,大型景区免费开放,在很多旅游景区早有先例,包括杭州西湖、南京中山陵陵寝、厦门鼓浪屿等多个5A景区免费向游客开放。湖北省三峡大坝免费向游客开放,是首个免费的5A景区,随后武汉5A景区东湖听涛、磨山景区也免费向市民开放。

  门票降,收入增

  “每次出去旅游都会考虑到门票,毕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特别是遇到节假日门票涨价,很影响出游心情。”南平车务段职工杨丹平是一名旅游爱好者,她告诉记者,自己很关注景区降价或免门票的信息,“但实际上门票只是显性支出,如果在景区附近住下来,消费的费用更多”。

  据了解,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旅游景区,仍然以门票收入作为其经济支柱,旅游商品、娱乐、餐饮等业态带来的弹性收入不高。旅游产业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事实上,由于旅游产业的强关联性和带动性,一些景区降低或取消门票后,旅游收入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增加。例如,2002年杭州西湖景区实行免门票以来,10多年间,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增加数倍,人流量增加带动当地餐饮、零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迎来井喷。

  尤溪县目前唯一的国家4A景区朱子文化园,政府一分门票钱没收过,但该项目却极大促进了周边商业街区、商业地产等的改善和提升。虽然不搞门票,但该县联合乡梯田旅游带动了该乡出产的花生、田埂豆、梯田稻米的收入。

  虽然故宫票价为夏季60元、冬季30元,在全国范围来看都不算高,然而,故宫的文创产品创收近3年来每年都达到10亿元,这是因为其挖掘文化内涵,延伸文创产业新亮点,找到了“全域旅游”的新路标。

  福建省南平市通过开展“一元游大武夷”活动,使当地旅游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各大旅游要素更为活跃,除了武夷山以外的景区被更多的游客认知,乡村旅游也成为新兴的力量,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

  业内人士指出,适当降低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们旅游出行意愿,扩大旅游消费支出,进而达到扩大消费、刺激投资的作用;另一方面,倒逼景区摆脱门票经济的老路,丰富旅游产品组合,提升游客体验,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向“产业经济”转变

  数据显示,全国249家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超过100元的景区数量占比为47%。业内人士指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已成为阻碍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当前应以景区门票降价作为旅游产业变革发展的契机,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据了解,当前旅游功能单一且链条短,一些景区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吃”“住”“行”,衍生和附属产品开发创新不够,“游”“购”“娱”明显不足。

  业内人士指出,要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一方面,景区要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发展旅游新业态,有效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拉动游客的多元化消费;另一方面,应大力加强旅游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互动。

  旅游市场只有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更全面地带动经济增长,人们的收入才会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