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增762处
时隔6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添新丁,包括北京站等“北京籍”文保单位在内的762处文保单位成功入围第八批国保单位名单,还有50处与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值得一提的是,新国保越来越年轻,近现代建筑占了近3成。
昨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透露,新国保是从3123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的。下一步,除了为新国保挂牌,国家文物局将深入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工作, 鼓励国保单位在保护好的前提下,为社会服务。
晋豫浙皖湘新国保最多
第八批国保单位共762处,另外还有50处与此前已经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从类型看,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墓葬30处,古建筑280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其他12处。从省级行政区域看,山西、河南、浙江、安徽和湖南的新国保数量最多。北京站等“获封”新国保。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随着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国保单位的数量从第六批开始明显增加。最新公布的一批国保遴选标准是“价值优先、质量第一、完善体系、填补空白”。他解释,所谓“填空”就是填补前七批在构建中华文化特征上、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方面的空白。
与往次相比,新国保的申报渠道拓宽了。军队、国防科工委、各个民主党派等都成了“推荐人”。同时,私人产权的文物入国保名单,需要征求所有人意见。宋新潮说:“如果把它列入国保单位,实际上更强调公共属性,所以要尊重产权人的意见,还要考虑到将来对私人文物的补偿。”
138处革命文物成新国保
红色文物扎堆儿“升级”,第八批国保单位体系里有138处属于革命文物。刘玉珠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继续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今年还要准备召开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进行具体部署。”他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召开革命文物工作会,上一次要追溯到1997年。
国家文物局还将进一步加强革命史实的研究和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和展示利用,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在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中的作用。
40处新国保反映新中国成就
新国保中近现代文物占了30.7%。而第六批和第七批的比例分别是19.15%和16.98%。不仅如此,前七批国保单位中,反映新中国成就的文物只有22处,第八批一口气儿增加了40处。
新增的古建筑类国保,更多体现的是拾遗补缺。刘玉珠举例,原来涉及科举考试、考棚等方面的文物并不多,这次有了补充。还有仓储类文物,原本只覆盖了官仓和义仓,此次补充了磨房、磨房群等。一些边疆民族地区的古建筑也被列为国保,此次涉及纳西族、藏族、瑶族、傈僳族等民族建筑。
古遗址类的新国保,半数以上是近年来的新发现。比如长白山神庙遗址、大运河板闸等纷纷跻身国保行列。本报记者 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