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1月3日电题:废弃矿山蝶变国家4A级景区
新华社记者罗江、田睿
新年伊始,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莲花山景区游人如织。在探访山水胜景和地貌奇观之余,游客纷纷挂起红丝带、制作纸灯笼迎新祈福。开业半年多,这个新景区已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并于2020年11月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矿坑化身人工湖,采石矿边坡改造成雕塑,废弃矿山竟然能建成景区。”徜徉在青山绿水间,山东游客陈立勇啧啧称赞。而两年多前,这里还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废弃矿区。上世纪50年代起至2012年,原海南农垦蓝洋农场出让石灰岩采矿权,矿区长年开采留下6个采石坑,其中,最深的一个深度达50多米,长宽各400多米。
采矿带来经济收益,但欠下一笔难以估量的生态账、民生账。地貌和植被严重破坏,暴雨来袭时灾害频发。原海南农垦蓝洋农场22队职工陈勇靠种植橡胶为生,由于胶园周边碎石遍布,土壤稀薄,养分不足,他种植的橡胶树10多年后才开始少量产胶。
“掠夺式开采成为几代农场职工挥之不去的民生痛点。”海南农垦旅游集团总裁助理、莲花山文化景区执行董事郑夏鸿说,周边职工和群众养殖的牛羊频频掉入采石坑难以施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常将橡胶树等经济作物冲毁。
2017年,原海南农垦蓝洋农场分公司启动生态修复,投入大量资金移除废弃石料,对部分山体进行加固。彻底补上生态欠账还需长期治理,但成本高昂令企业难以承担。随着该公司改制成为海南农垦旅游集团,“矿坑上建景区”的设想应运而生。
“矿山治理修复不能走只讲投入、不讲回报的老路,要实现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海南农垦旅游集团董事长石向荣介绍,企业基于自身优势和当地资源禀赋导入旅游产业。矿坑修复能盘活数百亩建设用地,可以解决旅游发展用地问题。修复基础上挖掘矿山特殊地质地貌景观,还能与当地氡温泉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激活生态资源的价值,首先要让满目疮痍的矿山重披绿装。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开展生态修复,景区职工全员上阵清理出2600多车垃圾,又从山下拉来5000多车肥土铺在废石渣上,种下2万多株树苗、200亩草皮和花木,绿化边坡10万余平方米。
针对植被难以成活的破碎山体,通过网丝铆钉加固修复后再进行景观美化。过去采矿留下的边坡加固后以假山遮挡,“五福临门”雕塑依山而建。雕塑前的巨型矿坑被改造成人工湖,建起6.7万平方米的室外矿坑剧场,引入音乐喷泉和高空表演。
结合地貌修建景观,上述工程较传统水泥灌注、整体填埋等修复方式节省资金上千万元。在景区里,这样的“点睛之笔”处处可寻:错落有致的矿坑,山体改造后蜕变为灵动的湖池、雕塑,新建的15公里步道、电瓶车道将各个矿坑景点串联成线。
废弃矿区变景区,生态红利充分释放。莲花山文化景区重现绿水青山,先后获评全国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景区生态修复、景观打造及配套设施建设直接投资为1.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达4.3亿元。
“路修好了、环境整洁了,我们也不用守着低产橡胶苦熬了。”陈勇说,他向景区流转土地获得收入,还到景区担任保洁员,年收入从5000多元增长到2万多元。景区共带动包括40多名贫困户、脱贫户在内的300多名周边群众就业,人均月工资达2600元。此外,景区还免一年租金将200多家门店提供给周边群众经营。
该景区“生态修复+产业导入”模式获得广泛关注,已有数十个团队慕名前来考察学习。石向荣介绍,海南农垦旅游集团与科研机构联合启动了“生态修复后产业导入行业标准”项目研究,将建立生态修复智库平台,组织实施生态修复行业相关标准的编制、申报工作,为各地生态修复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