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卫生厕所不断推广普及,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厕所是衡量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致力于改善如厕条件。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的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厕所改良等措施,极大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今,厕所革命又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的背景下被赋予更多内涵。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农村厕所革命在全国全面开展,成果丰硕。以我省为例,农村卫生公厕实现建制村全覆盖,根本上解决如厕难、环境差、不卫生等问题。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厕所革命已完成任务。重新审视各地近年来的实践,有些地方执着于豪华厕所、多功能厕所,却忽视实用性;有些地方照搬照抄,未做到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有些地方贪大求全,以至于出现了不少“尬厕”“无人厕”。
纵深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还有更为重要的后半篇文章要做。以粪污处理为例,广大农村普遍缺少管网与集中处理设施等基础配套。旱厕改水厕后,粪污治理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极大影响农村厕所革命成效与人居体验。现实情况是,不少地方农村厕所革命与污水处理未能协同推进,干净整洁的厕所建好了,高效便捷的抽水马桶装上了,粪污去哪儿仍是老大难问题。
农村厕所革命不只是装个抽水马桶那么简单,必须统筹考虑,完善配套,实现改厕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有条件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村庄,应采用集中纳管模式,将厕所粪污等生活污水全部经由管网排放后,统一处理;没有条件的村庄,则需要因地制宜,引入分散处理、就地消纳、就近还田等模式。
后期运维与前期建设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必要情况下,应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输出专业化服务,避免厕所革命因重建轻管而功亏一篑。另外,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要把实现资源化利用、科学高效还田作为推进化肥减量化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命题。
农村厕所革命是个系统性工程,不能只盯着厕所谈革命。我们既需要硬件过硬,更需要管理跟进;既需要前端发力,更需要后端有效承接;既需要大手笔投入,更需要构建长效机制,如此才能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