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年增公园600座 森林覆盖率超19.5%
“十四五”期间,上海PM2.5年均浓度要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稳定在85%左右,六成以上的主要河流断面水体水质达到或好于III类,95%以上的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得到安全利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4%左右。
昨天,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等三大类20项指标。
逾45%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十三五”期间,上海PM2.5年均浓度创下史上新低,2020年为32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6%;水环境治理成效也有目共睹,2020年74.1%的主要河流断面水体水质达到或好于III类,占比较2015年上升59.4%。然而,上海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目标定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上海结构性污染矛盾较为突出,能源消费总量持续走高,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大,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基础设施建管能力和水平仍是主要短板,环境治理机制手段亟需创新突破,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需要探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新路径、新举措。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聚焦污水污泥和固废处置、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能力。
规划明确,上海将实施竹园四期、泰和二期、白龙港三期污水厂及郊区14座污水处理厂的扩建,推进污水二三级管网新建工程及污水泵站新建、改扩建工程,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并以街镇为单元,推进5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幸福河”样板,4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固体废物系统治理方面,上海将打造全国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示范城市,到“十四五”末,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4.5万吨/日,转运能力达2万吨/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
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转型
治理能力再强,面对污染仍是被动手段,主动治污重在源头控污,生产生活方式要实现绿色转型。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推进桃浦、南大、吴淞、吴泾、高桥石化等重点区域的整体转型,加快推动金山二工区、星火开发区环境整治和转型升级,推进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改造升级,化工、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实现清洁生产全覆盖,完成2500项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循环绿色农业发展,集中打造2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个示范镇、100个示范基地,地产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达到70%。
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上海将继续摆脱“恋煤情结”,到2025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将下降至30%左右,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达17%左右。
同时,深化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全市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邮政用车、环卫车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等新增或更新车辆力争全部选用新能源车。
近岸海域环境保护问题也得到高度重视,“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控制入海污染物排放,规范入海排污口和河流管控,实现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零直排”。
净增森林24万亩,公园超千座
通过深化治理和源头管控,污染做了“减法”,生态环境的品质要不断做“加法”。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建设环廊森林片区和生态廊道,净增森林24万亩,新建绿道1000公里以上,实施千座公园计划,新增公园600座左右,系统建设环城公园带,建成10座以上特色公园和郊野公园,基本实现“一村一园”,还要“见缝插针”,新增立体绿化200万平方米以上。
到2025年,上海森林覆盖率将超过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9.5平方米。避免出现“绿色荒漠”,上海将在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用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聚焦长江口、杭州湾北岸、黄浦江上游等重点区域,加强新生湿地培育、保育和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生物安全监管。
优美的生态环境将激活社会共治的力量。规划提出,上海将加强企业责任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环境治理信息公开,推进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并健全区域协作体系,制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建设长三角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