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发展红色旅游对讲好党史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良好资源基础。我们应进一步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其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中发挥作用,进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新路径。
发展红色旅游,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融入到整个乡村产业链中,高质量推动乡村产业共同发展,是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要因地制宜打造“红色+”旅游产业模式,如“红色+乡村游”、“红色+康养游”、“红色+研学游”、“红色+冰雪游”等,使游客们在参观乡村红色旅游景点的同时还能欣赏自然风光、体验养生养老、领略林海雪原及古代遗迹魅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应当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在不损坏乡村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带动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加快一、二、三产业间的融合,是促进农村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为此,要对乡村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保护与整合,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促进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共同发展,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参观、娱乐、美食、购物、民宿及红色教育为一体的旅游线路,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促进乡村观光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基础性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必须做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改善优化等配套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集散体系。各地要借助开发红色旅游的契机,将红色景区的开发规划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红色遗迹、遗存以及纪念馆等景点及景点水、电、网络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进一步提升乡村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改善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等,让更多游客感受到红色游、山水游、生态游的独特魅力,让更多村民享受到发展红色旅游带来的红利。在建设的同时,应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乡村发展规划,进而推动乡村红色旅游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形成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发展红色旅游,促进农民增收。“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红色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为乡村带来大量资金与物资,带动地方娱乐、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解决大量农民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要让红色旅游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这就需要发挥市场主导地位,整合地方人力、物力资源,将红色旅游景点周边的房屋、林木、土地、草场等有关情况通盘科学考量。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鼓励其参与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文创产品等红色衍生品制作产业,打造红色“网红”产品,持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助力农村百姓增收致富。积极借助专业团队力量,持续推出新的红色旅游项目,如吉林省的“红色旅游行·大学生筑梦之旅”、“重走抗联路”以及中国旅游集团的“永远跟党走”等,为乡村振兴持续带来新的增长极。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旅游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发展红色旅游,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懈奋进的力量源泉。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每一个红色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出门旅游、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需求,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革命历史、感受革命文化的强烈愿望,还是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用,通过“四史”学习,传播正能量,弘扬革命精神,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推动乡村形成文明的村风、良好的家风以及淳朴的民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要不断丰富红色旅游景点的服务内容,通过唱红色歌曲、阅读红色文学作品、吃红军饭、参与红色演出、做红色讲解员等方式,使农民与游客在共同缅怀先辈英烈、感受革命峥嵘岁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要把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化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内在动力,将红色文化中勇于担当、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等品质在村民间广泛传播,让红色旅游由点连线,由线成面,形成规模效益和联动效应,在不断优化升级中发展壮大,提升影响,为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提供有效助力。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