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重庆市引进科技创新资源集中签约仪式上,重庆市政府与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关区县(园区)与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签署落地协议。
当前,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5所高校集体来渝“结亲”,带来了哪些“彩礼”?
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当好“智囊团”
我市签约引进高校来渝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战略决策咨询是重要合作内容之一。各高校各有侧重,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当好“智囊团”。
南京大学将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我市战略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科创中心建设等提供决策咨询、评估和论证服务。
中国农业大学将重点围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政策咨询与规划等活动,助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西南交通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聚焦航空航天、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生态环境保护、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组织专家学者为我市及重点区域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城市建设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企业创新等提供决策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诊断等服务,支持重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应用示范
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抓手。此次签约引进的高校都将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在渝落地转化和应用示范。
中国农业大学将依托在渝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设立科技成果展示与转化平台,重点围绕生物育种、动物疫苗与新兽药、食品加工设备、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项目路演、成果发布等活动,积极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支持垫江等区县建设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县。
西南交通大学将围绕重庆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需求,推进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优先在渝实现转化和产业化。
南昌大学将充分利用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优势,围绕潼南区五大主导产业,共同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推动南昌大学科技成果在潼南转移转化。
合作开展人才交流培养与学科建设
此次签约引进的5所高校,还将在人才交流培养方面与重庆展开合作。
中国农业大学将不定期派遣专家与研究生实践服务团来渝开展“院士专家重庆行”等活动,并通过积极参加重庆英才大会等活动,引导和支持校友来渝发展。同时,还将积极与我市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为该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实践交流和创新创业平台。
西南交通大学将围绕重庆产业发展规划,聚焦“高、精、尖、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开展人才交流和培训。加强与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科技学院等高校合作,通过共建学科学院、共同开展教学科研项目等形式,推动我市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
华中师范大学将以联合实施项目、对口培养人才等方式,与重庆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共同培育一批重点学科。同时,利用自身的基础教育品牌、师资以及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双方基础教育合作办学,促进我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5所高校将在渝建这些科创平台
●南京大学
将围绕生态环保、新材料、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电子科学等方向,以两江新区为载体,共建南京大学重庆创新研究院。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积极参与重庆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工作,共建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中国农业大学
将重点围绕现代草业、生物育种、智能山地农业机械装备、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绿色发展等相关领域,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搭建科创平台,助力重庆渝北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西南交通大学
将充分发挥智能硬件、软件服务、物联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优势,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共建西南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助推我市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及高端产业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
将依托数字化学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等资源平台,围绕我市重点需求,共建集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术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华中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和华中师范大学重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南昌大学
将以潼南区为载体共建南昌大学重庆研究院,启动建设化工新材料、特色消费品、节能环保等产业相关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建设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等,推进潼南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记者张亦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