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返乡过年的摩托大军“盛况不再”冲上热搜,引发人们的回忆——这些年,我们走过的春节回家路
2024-01-30 07:01:41    作者: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来源:重庆日报     

近日,庞大的回家过年的摩托车队“盛况不再”的消息冲上了热搜。回家过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执着,不管旅程如何辛苦,春节到了都想着要回老家。随着生活条件、交通状况的改善,一些以前大家熟悉的交通方式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有趣的交通方式也开始出现。

1

返乡摩托大军最多时超百万人

如今骑车是“享受自由的感觉”

2024年春运大幕开启后,有记者沿着广东肇庆摩托大军返乡的必经之路寻访,发现曾经的摩托大军盛况已不复存在,但仍有一些零星的骑乘者,他们的骑行返乡里程大多是三四百公里。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有巨大的用工需求,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外来人员远赴珠三角地区务工。因此,多年来每逢春运,从广东发往全国各地的旅客人数屡创新高。那时,“回家难”是务工者每个年终岁末都会遇到的难题。也就是在这时,约上老乡们骑摩托车回家,成了一种新的选择。据广东省交通部门统计,最高峰时返回各省区的摩托大军规模超过100万人。

201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则讲述摩托大军返乡的公益短片,令除夕夜电视机前的亿万国人潸然落泪。故事的主人公是在广东肇庆务工的汪正年和他的妻子。汪正年说,2008年他买了第一辆摩托车,此后的三年他们夫妻俩和几名老乡都是骑摩托车回老家。选择骑行回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二是如果坐大巴回家,春运期间票价比较贵。

汪正年说,现在骑摩托车回贵州的老乡已经很少了,多数都是开车回家。就算是骑摩托返乡,也大多是年轻人,并且他们骑的有可能是价值数万元的机车。“新一代人更看重骑行路上的感受,享受自由的感觉,我们当年是以省钱和方便为目的,与现在对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2

山东小伙辗转35趟公交车

花7天时间横跨三省返乡过年

以往人们长途旅行多半会选择长途客车,春运期间选择坐公交车跨省长途跋涉的几乎没有。但2013年一位山东小伙子却选择乘坐公交车,从浙江杭州回到山东临沂,距离足足660多公里,前后共花了7天时间,横跨三个省,转了35趟公交车。

当年27岁的山东小伙徐政国是山东临沂人,在杭州上大学,毕业后和朋友一起在杭州创业做电子商务。为什么坐公交回家?他说,一是车票不好买,二是希望通过坐公交车这样的方式完成一次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给自己正在经历的艰难创业路找些动力。

2013年1月27日,徐政国怀揣着厚厚的路线图、背上行囊出发了,还在微博上直播回家的过程。这一路,除了辛苦,他睡几十元一晚的廉价旅馆,吃路边的便宜快餐,不断奔波在公交站之间,2月2日下午,徐政国终于抵达了老家山东临沂。

“这样的旅程让人收获很多!是一种精神上历练、身体上‘摧残’的旅程,这种旅程一生中一定要有一次。”他在微博上总结。这一路,徐政国共辗转了35趟公交车,花掉车费140多元,另外住宿和伙食费400多元,算下来比坐汽车和飞机划算不少。

3

汽车火车飞机自驾混搭出行

交通方式更多样换乘更便捷

2017年春节临近,“抢票”进入高潮,重庆日报记者曾作过一次微访谈,几位读者分享了他们的春节回家路的变化。

大学生唐耀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火车票。以前只有绿皮火车,现在家乡开通了高铁。买火车票比以前方便多了,火车站的候车环境也舒适了很多,乘车体验更好了。最难忘的是以前有一年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当时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去火车站排队买票,排了几天队还是无功而返。后来好不容易买到了一张票还是无座的,20个小时左右车程,全程就在车厢人群中挤来挤去,鞋子不知被踩了多少下,累了就直接铺张报纸在车厢的过道坐着睡着了。那一刻我才感到,原来故乡离我那么遥远。

公务员陈伟说,以往的回乡路,如果选择坐火车,路上要花费20多个小时,所以不得不坐飞机。现在高铁通了,交通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如果早上出发,傍晚就可以抵达老家,吃上父母做的热菜了,这种感觉挺温暖。每年春节返乡的“最后几公里”,都是我最难忘的冬季返乡路。父母会准时在车站等候,等我到站了接我回家。沿途听到乡音会觉得无比亲切,有时经过曾经上学的地方,也会想起曾经的故事,感叹树又长高了。到了小区楼下,看见家中亮着温馨而熟悉的灯光,迎接我的归来,真的很感动。

律师石勇说,去年我购置了一辆新车,准备自己开车回去。如果遇到天气不好或堵车等情况,也会考虑选择乘坐火车回家。我期待故乡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交通、水电、教育等基础设施能够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成为游子都向往回去居住的美丽家园。

4

58天2000公里 跨越3省1市

夫妻徒步回家过年当网红

以往徒步是交通不便时人们最后的选择,如今,人们选择徒步很多时候是为了健康,长途徒步则具有了其他的含义:2020年,在湛江市打工的重庆开州雪宝山镇村民马明松和刘玉久夫妻俩选择徒步回家过年,成功成为了网红。

从广东湛江市到重庆市开州区雪宝山镇,路程约2000公里。2019年,33岁的马明松在广东湛江建筑工地打工,在工作之余,他学着做起网络直播。11月,他提出要徒步返回老家。11月21日,马明松在自己的网络直播间留下豪言壮语:“这次要从湛江走路回开州,全程直播不来半点假。”2019年11月22日早上6点,马明松和刘玉久出发了。

一路上,马明松边直播边推车,推车上的大箱子里装着水、干粮、帐篷、衣服。马明松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文化不高,在工地上勤劳苦干,赚的工资也不少,可他想接触新事物,学习做网络直播,做个网红。“我突然有了直播徒步回家的想法。”他心疼妻子,可是他更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纠结之后马明松让妻子先坐车回家,可妻子死活都要跟着马明松。路上遇到风景独特的小村,他们会留下多住一天,遇到帮助他们的善良村民,他们也会通过直播将爱心传播出去。

一路上,他们睡过桥洞、牛棚、住过野外,夫妻俩风雨兼程,始终没有放弃。1月18日下午,已经徒步58天的马明松和刘玉久终于回到了家乡开州,他们迫不及待打开网络直播,兴奋地跟网友介绍自己的家乡。58天的徒步旅程让马明松和刘玉久收获了17万粉丝,他们回到开州之后,马明松的粉丝从四川内江、宜宾,重庆城口,湖北宜昌等地赶来,为他的勇气点赞,并送上新春的祝福。

5

重庆开专列接老乡回家

为打工青年提供返乡绿色通道

“老乡,欢迎回家!”2020年1月18日11点,广州南站D1822列车站台上,重庆客运段乘务员正在为车身布置横幅。这趟列车是渝籍青年返乡专列,是由团市委指导、重庆驻广东省团工委发起的一项服务青年的公益项目,旨在解决在粤渝籍务工人员购票难问题,畅通渝籍青年回乡绿色通道。

当年春运期间,重庆驻广东省团工委统筹协调安排了7个班次的高铁、普快列车,集中为1600余名在粤务工的渝籍青年提供返乡专列。

“我们一家都是第一次坐专列,简直是太方便、太贴心了。”在东莞上班的陈明燕带着丈夫和女儿踏上了这趟回家的列车。陈明燕的老家在大足,她说,以前回家过年,买票是件头疼的事,现在从老乡微信群里知道有返乡专列活动后,发现从买票到取票完全不用自己操心,“在外务工将近20年,第一次享受这个待遇,我的同事十分羡慕我们。”

在深圳工作快10年的杨洋这是第一次搭乘动车专列回重庆过年。“以前我们要么坐飞机,要么自己开车回去,今年选择动车就是因为它非常安全、便捷。”杨洋说,自从有了孩子,出行时最看重的一定是安全,以后回家过年都选动车。

从2004年在广州上大学到后来定居广州,刘雯雯每年都要回一趟重庆。“以前读书坐绿皮火车要20多个小时,现在动车只要7个多小时,简直太方便了。”刘雯雯告诉记者,她家在渝北,列车到达重庆西站后,她只需再转乘去重庆北站的公交车,就可到家了。

6

母亲带儿子骑行700公里

从上海返回湖北,每天拍摄视频

以往由于交通条件不好,在距离不远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骑自行车。如今骑自行车回家已不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是磨炼意志、锻炼身体的方式。日前,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张嬴娟就带着上小学的儿子踏上了骑自行车返回湖北过年的旅途。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17日,张嬴娟母子从上海浦东新区出发,27日就到达了安徽肥西县。对骑自行车回老家的目的,她说,觉得开车回去无聊,干脆决定骑行回家。而且儿子吉米才上小学,正在生长发育,有一点点胖,带他一块骑顺便锻炼一下他,不想让他在房间里面玩游戏。

她告诉记者,按照计划,每天要骑行40多公里,但实际上有时候骑不到,预计从上海到黄冈,骑行将近700公里,大致的路线是上海—太仓—常州—无锡—镇江—南京—安徽—湖北,一路走国道或省道。路线没有特别规划,只是制定一个大致的方向,根据每天的体力看骑到哪里,找附近的地方住宿。

张嬴娟每天都会拍摄视频记录这次独特的旅行。在她的视频里,有骑行的艰难,也有一些珍贵的瞬间:洒农药的无人机、低空飞行的飞机。在路边碰到蒲公英,两人也会停下来吹;碰上水池时,吉米会拿石头打水漂。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整理

春运,折射生动鲜活的中国发展力量

重报集团全媒体评论员 姚莉

1月26日,为期40天的2024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春运相关消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返乡摩托车大军“盛况不再”这一媒体观察迅速登上热搜,勾起了无数人对春运回家路的追忆与感慨,引发人们对中国路网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积极讨论。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20多年前的广东,每到春节前夕,都会上演数十万人骑着摩托车,驮着行李,穿行321国道,穿过肇庆市,一路向西回家过年的场景。他们被亲切地称为“铁骑大军”“摩托大军”。201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讲述摩托车大军返乡的公益短片,令除夕夜电视机前的亿万国人潸然泪下。

彼时,摩托大军浩浩荡荡的回家路,令人感动的同时也写满了不易。它是游子归家心切的动人乡愁,也是春运“一票难求”和“路网不通”的具体现实,更是很多务工者为了节省车费不得已而作的生活选择。

如今,公开报道称,广东省交通部门2022年数据显示,骑摩托车经广东肇庆过境往返广西、贵州等地的摩托大军,自2013年春运期间达到峰值约110万辆次后,呈逐年明显下降趋势。在321国道沿线的广东佛山、肇庆等地,“零星的骑乘者”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摩托大军正随着城市发展的变迁,逐渐成为曾经的记忆。

日渐消失的摩托大军在当下成为热门话题,在于这支特殊的队伍曾令无数人感动,它是春运这场规模巨大的人口迁徙中“特别的存在”,承载了一代人的春运记忆。而它的消失,则折射了十年来中国路网、高铁等设施的不断完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是最生动最鲜活的发展故事。

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5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成率约78.6%、主骨架线路建成率约87%;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一个个数据记录了中国交通建设与发展的辉煌,一个个普通人的出行选择和感受,则是中国路网扩容最生动的呈现。从骑着摩托跨越千里回家过年到自驾成为最受青睐的出行方式,从挤着绿皮火车站一宿到坐着高铁去看“诗与远方”,从“彻夜排长队抢票”到“手指一点、说走就走”,越来越便捷完善的交通,按下了人们回家过年的“快车键”,让人在囧途彻底成为往日的故事。

每年的春运,可谓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公路网预计每天出行的日均车流量将达到3720万辆,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2024春运数据的背后,流动着经久不衰的浓浓年味,也折射着厚积薄发的基建和交通运力。

一些蔚为壮观的春运现象消失了,值得关注,但无需惆怅,因为新的力量在生长,新的发展在呈现,新的故事在书写。 

责任编辑: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