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开州:“甜蜜产业”让果农过上好日子
2022-12-14 07:26:08    作者: 开州日报      来源:华龙网     

南河流水淙淙,两岸橘林苍翠,处处果香扑鼻……仲冬时节,站在开州区临江镇高处眺望,一望无际的柑橘树沿着丘陵缓坡起伏延展,如绿色地毯铺天盖地。穿行在柑橘园中,一行行柑橘树整齐列队,累累果实压弯枝头,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临江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战天斗地抗旱保苗,凝心聚力扩面提质,突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农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做足晚熟主导、连片打造、结构调整、基础提升、品牌培育的柑橘产业发展“大文章”,着力打造柑橘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产业强镇。

如今,临江镇已建成柑橘基地3.2万亩,预计柑橘产业年产值达2.16亿元。

因地制宜“齐步走”

临江镇处于丘陵低坝地带,雨水丰沛,阳光充足,是适宜柑橘生长的“宝地”,属后发优势明显的“潜力股”。

今年,临江镇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发展愿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以柑橘产业为核心的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镇按照“晚熟主导、连片打造、结构调整、基础提升、品牌培育”的总体思路,以“大基地、小单元、多主体、单品类、集群化”为生产组织形式,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错季上市销售的路子,建立以晚熟柑橘为重点,早、中、晚熟品种适度配套的鲜销与加工基地,实现柑橘产业发展布局区域化、建设标准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服务社会化。

“我们推广种植新品系柑橘,推行果草禽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运用平衡施肥、航空授粉、保花保果、简易修剪、树保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在容器育苗、节水灌溉、柑橘贮藏保鲜、机械化耕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柑橘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临江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联合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等科研团队,开展化肥农药双减、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土壤酸化及土壤有毒有害物质治理等课题研究,以科技杠杆提升产业技术“含金量”,全镇科技进步对柑橘增长的贡献率达6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

截至目前,临江镇柑橘种植面积达3.2万亩,占开州区种植面积的9.87%,建成以福德、应天、和胜、自水、青竹、七星、同安等村为主体的柑橘产业“领路先锋”,带动龙桥、三秀、安乐、响石等12个村成为柑橘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今年,预计全镇柑橘产量达5.5万吨,柑橘农业产值达2.16亿元。

延伸链条“大提速”

在临江镇福德村的智慧柑橘示范园里,每棵柑橘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柑橘生长、除草、施肥等信息一目了然。“福德村的柑橘基地建设水平处在全市前列。”福德村党支部书记熊炳科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今年,临江镇着力拉长柑橘产业链条,延伸种苗生产、基地提升、绿色管护、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品牌创建、文化旅游、副产物开发等关联产业,补齐产业短板,拓展产业功能,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镇已建成智慧柑橘示范园1700余亩,采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建立了数字化、信息化、专业化的集成系统,水肥药“投喂”一键操控、精准到位。

“通过现代高新技术与装备的运用,提升了果园管护的智能化水平,构建起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临江镇有关负责人表示,镇里依托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尚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NFC鲜橙汁、柑橘浓缩橙汁、橙囊胞、柑橘果渣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远销美国可口可乐、日本三得利、统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果渣饲料销售给蒙牛等大型企业,柑橘年加工能力达30万吨,年产NFC鲜橙汁7万吨,浓缩橙汁2.5万吨,年加工产值9.7亿元,实现了“榨干吃尽”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如今,临江镇建成标准化繁育苗圃40亩,打造产地商品化处理中心1个、商品化处理线1条、组装式贮藏库1个,容积500立方米。毛垭、福德等4个村依托柑橘产业,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拓展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天地”。

兴业富民“有奔头”

这几天,阳光和煦,福德村果农田帮香用竹竿撑起硕果累累的枝丫,阳光照在青中透红的果子上,映射出一幅红红火火的丰收画卷。

“春节后,这些果子就会陆续上市,从目前接到的订单来看,价格比往年要高一些。”田帮香说。

如何让柑橘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临江镇福德、应天、龙桥、青竹、自水、和胜等村试点推行柑橘产业发展整村推进模式,采取村党支部引领、村委会牵头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股份合作社独立运行、村民以“土地折价入股+现金入股+集体资金入股(财政扶持和补助资金)”模式,组建柑橘种植股份合作社。持股额按合作社持股49%、村集体经济组织持股51%的标准量化。其中,脱贫户占村集体经济组织持股额的25%,不具有股本金所有权,享受3年6%的收益分红权。

临江镇以“开县春橙”“帅乡红”柑橘为核心,打造赏花、采果、徒步、垂钓等休闲乡村旅游基地,在全国唱响“开县春橙”农旅融合品牌。建成休闲观光农业企业8家,年过境旅游人数达28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5700万元,带动98户从事农旅相关产业经营,新增就业800多人。

“在柑橘销售链上,我们培养了一批电商达人和致富能人。”临江镇有关负责人称,该镇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借助淘宝、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推动柑橘网上销售。

如今,临江镇农产品销售电商达30个,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24家,柑橘线上销售日均达1500余单,既丰富了世界各地的“果盘子”,也鼓起了果农的“钱袋子”。

“到2023年,临江镇柑橘产业将实现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协调发展,柑橘主题乡村旅游业态日趋完善,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提高到81%。”谈到未来,临江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全镇上下将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柑橘产业再次跑出致富“加速度”,力争打造成为全区乃至全市业态丰富、功能多样、环境友好、特色鲜明、引领乡村振兴的展示区和示范样板,交出一份更加殷实富足的“甜蜜答卷”。

责任编辑: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