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重庆巫山:茶园村来了个“王书记”
2022-01-19 17:27:17    作者:彭孝华 胡子雄      来源:成渝经济网     

骡坪镇茶园村的五月,茶叶漫山坡,农妇采茶忙,这是一年中忙碌的季节。

 

20215月下旬的一天中午,一辆黑色越野车径直驶进村里,停在便民服务中心的大门口,车上走下来两位中年人,村党支部书记邱令强赶忙上前迎接。

 

“我们是县水利局派来驻村的,我姓王,叫王昌松,他叫谢钦模,我们已经和镇上对接过了”。

 

“王书记好,我叫邱令强。我们已经收到通知了,听说你们六月初来,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到了”。邱支书双手紧紧握住王书记的手说。

 

眼前这位中等身材、头发上翘、一脸微笑的人就是县水利局改非领导王昌松,曾担任大昌镇人大主席,2011年调到原移民局工作(现合并为水利局)。201910月派驻大昌镇明阳村担任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今年五月,按照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局党组决定将王昌松同志从大昌镇明阳村选派到骡坪镇茶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接到通知后,王书记未作停留,和同事兼队员的谢钦模提前赶到茶园村“报道”来了。

 

为了便于工作,邱支书把驻村工作队的吃住就安排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把楼梯间的一间小屋改造成厨房。王书记打趣说:“我们的两不愁有保障了”。

“吃水问题必须解决好”

 

接下来驻村工作队便开始走村窜户,了解情况。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王书记把全村四个社685户的情况摸了个遍。他在工作日志本上密密麻麻记下了所走过的农户的基本情况,哪家有多少人,种了多少地,栽了多少果树,有什么困难和愿望,他都记下来了。

 

通过入户走访,王书记了解到茶园村尚有30余户群众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从朝阳坪水厂至茶园村的水管道,因为落差原因,需要通过调节水压保障正常供水,群众迫切期盼建一个减压池。于是老王召集村“两委”班子一起开会商议,“吃水是群众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基本保障之一,吃水问题必须解决好!”老王一脸沉重的说道,“吃水问题就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务之急的工作,大家要继续摸排,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会后,老王立即向局领导汇报了面临的季节性缺水困难,得到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派片区领导和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指导,决定在茶园村与骡坪村交界处新建减压池一口并设计管道铺设路线。没过多久,在老王的亲自安排下,减压池建好了,存在季节性缺水吃的农户全都安装上了水表,吃上了干净水;茶园二社的五保户何龙俊住处离主管道有600米才能接通,成本较高,王书记马上表态,特事急办,为其接通了水管道。

 

通水那天,有先天性语言障碍的何龙俊握着王书记的手,一个劲的“啊~~啊”,以表示对王书记的感谢;老王还召开了几个社的群众会,指导各社建立了群众自治管水协会,制定吃水用水管理制度,各社现在都有明确的管水人员,再也不会出现缺水争水的问题。

 

“防返贫监测要做细做实”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过了三个多月。除了走访群众,开院坝会议,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王书记平时关注最多就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特殊困难人群。每个月他都要到这些农户家中走一走,看一看。“老李,你娃儿在外面收入怎么样啊?这个月寄了多少钱回来啊?”“老张,你小儿子读书成绩还好不好啊?”“老崔,你媳妇儿的病现在怎么样了?”王书记一进门就要和他们聊上好一阵子,没过多久,大家就很面熟了,“王书记”这个称呼也在全村传开了,许多老年人反而不记得他叫什么名字了。

 

王书记总是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难的还是防返贫工作,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句话形容农村是最恰当的,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方面最重要的是“防返贫监测要做细做实”。

 

五社脱贫户李先金家3口人,大儿子因肢残无法创收,主要收入来源靠小儿子在广东务工挣钱,殊不知他小儿子今年突发脑溢血,通过医疗救助后费用仍然偏高;还有三社脱贫户崔贵富,家庭人口5人,以往依靠其妻姚大凤在外务工,今年因突发心梗死,重新陷入困难境地。老王了解情况后,和村里研究,按照防返贫监测要求,做到“应纳尽纳、应消尽消”,通过五步识别法将两户突发困难户纳入了防返贫监测对象,并积极为他们申报低保帮扶和临时救助等政策。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茶园村因茶而名,因茶而兴。该村位于G348国道634公里处,距渝宜高速公路骡坪出口0.5公里,海拔600-1100米,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为该村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茶园村是骡坪镇第一批纳入乡村旅游建设的示范村,以“醉美春光、七彩茶园”为主题推出茶园农耕文化园,建设有骆家屋场农耕博物馆、茶叶采摘体验园、缤纷果园采摘区等农业特色项目。

 

“这些年,脱贫攻坚虽然让贫困山区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乡村振兴才刚起步,要真正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才是关键”,王书记在群众会上讲道。

 

全村种植茶叶面积500亩,脆李1000亩,草莓50亩,开办农家乐15家。王书记把茶园村现有产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盘底,通过走访调研后,他发现了一些问题,有部分田间果园草多树稀,一片枯黄,根本没人管护。于是他和村干部一起到这些户家中进行动员,开展果树清园除草、打枝施肥等工作,结果发现许多家庭中的年轻劳动力到市外务工去了。

 

为了解决脆李等果树无人管理问题,他和村里一起想办法,成立了茶园村产业管护社会化服务队,同时召集在家的党员成立了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实行“村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志愿服务队+农户”的集中管护模式,从而解决了一些外出务工家庭产业管护“虚空”问题。为了产业发展技术方面有保障,他主动联系县农业技术部门到村开展脆李、茶叶技术培训。为了实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多点开花”的目标,引进水蜜桃种植项目,11月下旬已经栽植到位400亩;王书记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多数群众对种植茶叶较感兴趣,目前全村已经小有规模,并且建有一座小型茶叶加工厂,现在只需要再适度增大规模和在精加工上下一些功夫,就可以为群众带来更大的收入,从而在农业产业上实现“接二连三”发展目标。于是他又开始忙着下一个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

 

“群众满意度就是试金石”

 

王书记是个“过细人”,村便民服务中心的电脑、办公桌椅坏了,党员活动室设施设备不齐全,他就跑到局里去争取,很快改善了村里的办公条件。

 

在茶园村的7个多月时间里,王书记每天积极奔走在茶园的每一条路上,每个农户的家中,“村便民中心-N-农户家-村委会”成了他现在的路线图。一场又一场的群众会、院坝会,也让更多群众慢慢懂得了“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的道理。就这样,群众的问题少了,老王的身体却越来越吃不消了,每次走访回来后他都感觉腰酸背痛,邱支书担心老王会累坏,好几次劝他请几天假回家休息一下。他总是说“没得事儿,过一会儿就好了”。他还说:“在群众眼中,我们就是他们的靠山,是他们的顶梁柱,代言人,群众满意度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通过今年全县的民调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茶园村民调综合排名在全县340个村(社区)中排第20名,在全镇位列第一。老王对几个村干部说:“我们绝对不能以此沾沾自喜,还要加大群众走访力度,要长期保持与群众沟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下一步,我们要通过持续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开展,进一步强化产业规划、科学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真正把茶园村打造成全县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王书记在茶园村的点点滴滴就像清晨的雨露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无限活力一样,终将汇聚起强大的能量,为群众点亮希望之光,让他们正阔步向前去。(彭孝华 胡子雄)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