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涪陵区应急管理的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保障、智能会商、决策、支持、调度等能力,近年涪陵区四段式分析全区灾害事故的事前端、事发端、事中端、事后端的灾害事故诱发因素、管理能力、处置水平,在整合现有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消防、森林火灾等信息化成果的基础上建设涪陵区应急视频资源汇聚平台(智慧应急平台)。
涪陵智慧应急综合平台(涪陵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预警一张图 应用底座更夯实
智慧应急平台全面收集交通、水系、地质、森林、管线、电力等基础数据超61万条。汇聚公安、林业、水利、交通、城管等15个部门视频资源5019个点位,形成资源丰富、底座坚实的基础数据库。
涪陵区应急指挥中心主任陈伟介绍,智慧应急平台在物理整合区公安局、区气象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监测预警平台后,优化运用,模块化组件,让3.7万条预警基础数据资源化学反应,截至去年6月,发布综合性高价值预警信息167条。该平台的另一特点是在事件处置结束后,可利用自动保存的实战数据进行复盘,制作复盘动漫,总结战术战法,分析存在不足,找出应急指挥决策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救援的薄弱环节,制定补救措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涪陵区应急局局长袁闯表示:“去年6月26日至28日,我区发生多轮强降雨,各乡镇辖区主持召开暴雨和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会,加强灾害天气预警预报,强化重点领域灾害防范和安全隐患排查。通过智慧平台对各乡镇街道手中单兵设备进行抽查,统筹其专业队伍值班人员以及装备数,对雨量较大镇街在情况分析研判后,通过系统避险转移和转移安置人员276人,无人伤亡。在28日洪峰过境当日,我们对江东、敦仁街道水域周边的居民进行劝离,无人员伤亡及船只损毁”。
涪陵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涪陵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指挥一张网 指挥架构更清晰
按照统一调度,多场景支撑,X个部门接收指令,确保实现“一屏统揽、一键调度”。涪陵区建成可视化电子沙盘,集成了全区水系地图、森林地图、交通地图、地质灾害分布图和卫星遥感影像、矢量地图。建立了涪陵江南城区近3万栋楼宇的数据模型,对人员密集场所、旅游景区、工业园区等39个重点区域进行720全景及实景三维采集。充分融合12350调度平台,录入2593条通讯名录,通过语音电话、短信、微信小程序等方式一键调度相关单位部门和救援队伍,区治理中心收到启动响应信息后自动分拔任务给相关单位部门。
“智慧应急平台可在15分钟内完成调度工作,缩短调度时间约20分钟。平台能够查看事发地周边的救援机构、救援部门、救援队伍以及救援物资,及时调度周边资源开展抢险救援;同时通过系统路径规划,规避拥堵路段,确保队伍顺畅到达,实时定位救援队伍位置,掌握救援力量行进情况。”涪陵区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信息科科长何武权说。
涪陵应急管理电子沙盘(涪陵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通信一套体系 决策更有保障
去年9月18日14时50分,连晴高温期间,涪陵应急局值班室接到新妙镇值班室电话:“新妙镇小坪村1组发生1起火情,请求支援!”
随即智慧应急平台迅速标记并高亮显示“新妙镇火情”紧急事件,并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分析火情现场,标注周边消防站、水源、医疗点等应急资源。值班人员立即查看监控,通过智慧应急平台以及12350系统一键调度了局主要领导袁闯、分管领导王天明,救援科、防火科、宣传科、物资科、科信科等相关科室以及当日值班处突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同时查看周边近距离的专业救援支队,调度了涪陵支队和荔枝、江东、李渡救援大队,蔺市街道、石沱镇、龙潭镇专职消防队赶赴现场扑救。在处置过程中,通过智慧平台,了解起火点附近的水源、植被分布情况,结合道路、队伍信息绘制现场指挥作战图片,并实时将消息下发给救援队伍。通过平台无人机、监控视频实时观测,初步核实为撂荒地起火。通过固定监控、无人机、小鱼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传输。前后方指挥部通过视频通话进行实时沟通,共同分析火情并制定救援策略。队伍根据图作战,于15时50分扑灭明火,无人员伤亡,火场周边无民居和重要附属设施。
涪陵区通过5019个固定摄像头、3台移动无人机、3套小鱼设备、70部单兵、12部智能头盔等实现第一时间传输、战时动态采集,运用现场指挥车、移动视频会议终端和后方平台系统等方式实时与现场保持音视频联系,打通了前后方指挥部远程视频信息通道,实现实时呼应,为精准决策指挥提供保障。
当事发时,平台能对救援现场全流程跟踪,包括现实时救援进展、事件处置情况、人员转移情况、医疗救援情况等内容,可实现远程专家视频会商辅助决策,提高决策效率。系统还提供了地图标绘功能,可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制定最优作战地图,并将“作战地图”推送现场救援指挥人员按图作战,让指挥部决策快速“一贯到底”。
(文/刘广滨 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