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强村富民公司建起来了!”这几天,隘口镇坝芒村的支部书记文朝举逢人便会激动地讲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据了解,近年来,隘口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坚持党建统领,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走出了一条村强民富的“新路子”。
建强“堡垒”,凝聚集体经济“新动力”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关键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和一支较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
“郎书记虽然不是本村人,但我们都很信任他,他基本都在村上,村里的事情,他总是带头干。”一位村民说。
据了解,富裕村党支部书记郎聪冲,是隘口镇采取“内选外引、管育并用”方式配齐配强的村党支部书记之一。他是一名90后退役军人,异地任职,年轻有能力,是村民公认的优秀支部书记。
隘口镇畅通选人渠道,挖掘一批真正能带动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火车头”和“领头雁”。同时,注重把农村优秀党员、青年先进分子、返乡创业人员和大学生等本土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换届以来,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其他村干部19人,吸纳20余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不断强化示范引领,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实现“用好一个能人、建强一个班子、带领一方发展”的良好局面。
做优“三产”,跑出集体经济“新速度”
近日,屯堡村党支部书记李云成看着眼前的千亩茶叶基地说:“自2018年茶叶基地建设以来,通过种植、管护、采茶等,实现了老百姓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
隘口镇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坚定不移做好“山水隘口”品牌,因地制宜发展茶叶、银花、黄精三大特色产业。2023年,隘口镇茶叶种植7500亩,建成以百岁茶园、屯堡茶园、新院茶园等为代表的茶叶基地,产茶叶鲜叶80万斤,产值达1600余万元;山银花种植规模18000亩,鲜花产量320万斤,产值达1500万元,花农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黄精种植规模3000亩,销售黄精种苗700万株,收入500余万元。全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69.29万元,村均收入超20万元。
“这些年,我镇在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取得了一定成绩,坝芒村以山银花、东坪村以黄精、新院村和屯堡村以茶叶创建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隘口镇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隘口镇党委书记周世前说道。
探索“融合”,激发集体经济“新引擎”
“欢迎来到红色坝芒、银花之乡。”近日,坝芒村解说员田丽艳正在为大家讲解红三军倒马坎战斗故事。
隘口镇坝芒村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充分结合绿色产业,打造“红色+绿色”融合的特色旅游,凸显“革命、乡愁、生态”三种文化魅力,带动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形成“红绿旅游+村级经营”的发展模式。2023年,坝芒村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万元。
此外,隘口镇还有平所田园综合体、屯堡美丽家园、百岁二道龙门红色教育基地等乡村旅游示范点。
下一步,隘口镇将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开辟助农增收新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谱写巴渝和美乡村强村富民新篇章。
(温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