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防洪减灾出“硬”招 重庆万州建起小“都江堰”
2024-11-21 11:00:56    作者:刘广滨 张明刚      来源:成渝经济网     

都江堰,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是古人防洪抗灾的智慧结晶。

古人智慧启今朝。

在万州,为彻底解决五桥河流域防洪安全突出问题,万州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智慧中汲取灵感,投入3.45亿元,实施五桥河流域综合防洪减灾工程,在长江一级支流五桥河上建起小“都江堰”,将五桥河防洪标准提升到100年一遇,从根本上消除了重大防洪风险隐患,让五桥河沿岸居民终圆安居梦。

万州区试点建设中小流域极端暴雨洪涝险情应急遥测告警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_副本.jpg

试点建设应急遥测智能化告警技术示范工程(重庆万州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上马工程项目  提升防洪“硬实力”

万州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沟壑纵横,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受亚热带湿润气候影响,夏季多雨且降雨集中,不少河流流域都遭受洪涝灾害侵袭。

其中,长江一级支流五桥河流域最为严重。

“我到五间桥社区居住和工作30多年,每年汛期五桥河都要或大或小涨洪水,小一点时洪水淹到屋脚,高的时候淹到三楼,特别是2020年和2023年的那两次洪水,损失惨重。”回忆起过去汛期时的场景,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德詠唏嘘。

五桥河为长江右岸一级支流,全长24公里,流域总人口16万左右,集雨面积约116平方公里。由于历史原因,沿河两岸住宅、企业密集,特别是在下游段形成了沿河而建的场镇、街道。其中建成历史超过百年的五桥老街,是该流域上遭遇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方。

“洪水看着看着就涨上来了,几分钟时间就淹到三楼。”熊德詠回忆,20237月的那次洪水,是他见过最吓人的一次。

数据表明,202373日至4日,五桥河流域洪水最大涨幅近12米,断面洪峰流量为739m³/s,洪水重现期约为100年,流域受灾群众10811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305人,居民房屋被淹近400余间,农作物受灾约62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3.1亿元。

为解决五桥河流域防洪能力薄弱问题,万州区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于20238月即时组织实施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并明确工程在20246月底前主体完工,以工程“硬”措施,提升五桥河流域防洪行洪能力,确保沿河两岸群众安全度汛。

万州区五桥街道五桥河防洪整治工程施工建设场景_副本.jpg

防洪整治施工现场(重庆万州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抢抓建设进度   畅通“生命通道”

“从设计到施工,遵从的第一原则就是解决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镇段防洪问题,达到保护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的。”长江设计院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现场负责人黄帅介绍,结合五桥河流域地势、河道比降、河流水文等实际,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起初拟定了分洪隧洞方案、五桥老街段河床深切方案、老街段新建防洪墙方案等多个方案,经过经济技术比选和充分论证分析,并邀请重庆市水利院、区水利局等多方专家把关论证,最终吸纳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维护最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设计灵感,确定采用分洪隧洞方案。

该方案针对五桥河整体防洪能力较差,五桥老街段住宅、企事业单位密集的现状,将五桥河流域综合防洪减灾工程分为五桥老街段分洪工程、芦家坝段河道治理工程、长岭镇段河道治理工程等3个工程分段实施,内容涉及新建分洪隧道1.1km、防洪墙约3.9km、疏浚河道约20m³,在重要堵点累计改造河床约1km,总投资约3.45亿元。

其中,五桥老街段分洪工程为控制性工程,通过在五桥河流域变电站跌坎上游河道转弯处新建控制堰、侧堰等建筑物,利用控制堰挡水,侧堰分水,挡疏结合,实现对洪水的分流分洪。同时,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分洪隧洞设计了大于608m³/s的分洪流量,当河道行洪量大于安全泄量128m³/s时,超过的洪水将通过侧堰溢流到分洪隧洞,此时由分洪隧洞与原河道共同行洪,从而将受灾最严重的五桥老街段防洪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

施工中,参建各方调集“国之重器”悬臂掘进机等重型装备在分洪隧洞主要作业点排兵布阵、合力攻坚,采取24小时不间断、快循环作业方式,保持常态化三班倒、大干特干连轴转施工高潮,创造了月平均进尺160米左右的施工记录。通过5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提前一个半月实现分洪隧洞洞挖段圆满贯通,打通了“生命通道”。

“在万州参加过好几项重点工程建设,但像这次抢得这么紧、干得这么快的,还真是第一个。”中国交建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项目现场负责人曾雄星说,项目开工后,他带领团队抢工期、抓进度,将以往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的目标任务压缩为8个多月,目的就是为了让工程在2024年汛期发挥作用,不让沿河群众再受洪涝之苦。

局地极端暴雨洪涝应急遥测系统_副本.jpg

局地极端暴雨洪涝应急遥测系统(重庆万州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通过汛期首考 五桥老街终安澜

进入7月,万州出现连续强降雨,辖区多条河流出现涨水过程。

711日清晨,五桥河水流突破每秒213立方米,形成2024年入汛后的第一个洪峰。5时许,上涨的洪水超过128m³/s安全泄量,汹涌着奔向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分洪隧洞入口。在新建的控制堰、侧堰调节作用下,超限洪水被迅速引流到分洪隧洞排泄,五桥老街段则以每秒128立方米的水量安全平稳行洪,分洪隧洞实现首次分洪削峰。

这标志着,在该轮降雨和洪峰中,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通过了汛期“首考”,初步展现了分洪减灾的实用功能,切实缓解了五桥河防洪压力,实现强降雨情况下五桥河流域人员零转移,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看到下雨了,开始我还有些怕,觉都不敢睡,两次起床来看河水,后面那次我还到分洪隧道口子去看了,看到水从隧道流出去,我一下就放心了,回家睡了个踏实觉。”711日早上,一觉醒来,看到大雨如注,但楼下的五桥河河水却平稳安澜,五桥老街居民向全兴满脸激动地说,五桥老街的居民终于能睡好觉了,“不管多大的雨,水涨不起来了”。

“按照往年情况,这几天的雨造成的洪水可能会淹到一楼,但现在来看,水涨了不到一米,更多的洪水都被分洪隧洞分流了,我们五桥老街终于迎来岁月安澜的日子了。”熊得詠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在施工设计上,该工程还考虑到河道五间桥文物保护以及水生态文明,通过分洪设计即减少了洪水对文物保护单位五间桥的冲刷,同时还确保了老街段河道生态流量,让五桥河老街段既不受洪水危害,也有河水潺潺,留住了老街的乡愁底蕴。

(文/刘广滨 张明刚) 

责任编辑: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