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极端灾害专网公网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启用—— 快速架起极端灾害大尺度“三断”区域应急救援“信息走廊”
2025-01-13 15:22:07    作者:刘广滨 张明刚      来源:成渝经济网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大地震、特大洪水、超强台风等极端灾害频发。极端灾害毁伤范围广、破坏性强、次生灾害多,导致灾后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从而形成大尺度区域“断网、断路、断电”的信息孤岛。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灾后第一时间建立“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确保“第一时间灾情上报、第一时间自救互救”。然而,在面对极端灾害大尺度断路、断网、断电“三断”情况下,如何才能快速架起支撑应急救援行动高效开展的“信息走廊”?

超短波卫星天线调试_副本.jpg

超短波卫星天线调试(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发挥现场灾害信息员的关键作用

“从根本上讲,要充分发挥现场灾情信息员的关键作用。”重庆邮电大学教授李国军说,“我国灾害信息员已达100余万人,建设目标是覆盖到村级。在组织实施极端环境灾害救援中,现场灾害信息员的岗位角色至关重要,一头连着灾害现场及受困民众,一头连着后方指挥调度机构,成为灾情报告、指令传达、救援引导和组织自救互救等的要害枢纽”。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李国军教授带领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专门研制适用于基层部署、面向灾害信息员开通运营的公众应急信息服务亭,“打通基层、直达单兵”。首次专门为灾害信息员构建应急指挥通信系统,首次让灾害信息员有了指挥控制的席位。这种公众应急信息服务亭,可以预先部署于潜在灾害村镇。一旦灾害发生,灾害信息员就可以通过操作公众应急信息服务亭,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第一时间组织指挥灾民自救互救,有效解决重大灾害救援“最后一公里、最先一小时”难题。

应急通信指挥车_副本.jpg

应急通信指挥车(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支撑信息稳定高效流转的背后是“专网公网一体化综合接入保障模式”

公众应急信息服务亭通过短波通信、卫星通信两类超视距传输手段远程接入后方公网覆盖区域内的若干接入节点接点,将传统上“点对点”分散独立的专网保障转变为“点对网”专公一体的综合接入保障模式。同时通过Wifi热点接入技术,应急信息服务亭为灾害现场民众提供手机接入服务,进而通过短波、卫星超视距传输链路连通后方公众通信网,从而恢复灾区民众手机与后方公网区域用户之间的信息传输功能(主要包括报平安短信)。

“通过专网与公网互补,将短波网络与手机网络打通,恢复灾害现场手机文本短信与语音短信通信功能,将灾区公众与安全区域公众连通。”李国军教授介绍,“大尺度区域极端灾害环境下应急救援通信必须紧紧依托公网通信达成各方信息共享与汇聚,打通专业队伍、受困民众、指挥机构之间及其各自之间,以及受困地域与安全地域民众之间的通话渠道,将点对点通信变为点对网通信,以保证信息稳定高效与资源统筹调度,进而科学施救、精准施救、高效施救”。

据了解,经过不懈努力,目前这一综合接入网络已建成包含重庆、新疆、海南、山东、内蒙古、四川等接入节点,有效覆盖全国,拓展成为国内首个大气空间电离层超视距传输科学实证平台。

通信链路保障_副本.jpg

通信链路保障(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随时做好应对“超预期”极端灾害事件的充分准备

我国地处世界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这两大典型灾害带的交汇处,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灾害的高风险区,重大地震、洪涝、地质灾害等多种自然灾害呈现极端化趋势和可能出现叠加。

灾害救援应急通信应当立足于“全灾种、大应急”和最复杂、最困难的极端灾害环境,随时做好应对“超预期”突发事件的充分准备。近年来,一批减灾卫星、无人飞机、大数据和遥感技术等被广泛投入应用,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基本形成“天、空、地”一体的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了长足进步。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从近年来调研的情况看,立足应对最复杂、最困难的极端情况做准备,还应在基层末端和偏远地域下更大功夫。”李国军教授深有感触地说,“越是基层一线,越是地处偏远的地方,就越是御灾能力最薄弱和应急通信手段最脆弱的地方,就越需要性能稳定、简便易用、保底可靠的应急通信手段”。公众应急信息服务亭具有机动性能强、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性能稳定,以及续航能力强等特点,它集成有短波电台、WIFI接入点、北斗终端、FM广播发射台,能够自动实现信号转换,可作为保底通信设备使用。

(文/刘广滨 张明刚)

 

责任编辑: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