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重庆讯:长江之滨,青龙山麓,巍巍学府,特立交通。12月12日,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重庆交通大学建校70周年。现场,无论是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还是莅临大会的嘉宾,都向重庆交大表示衷心的祝福!祝贺其桃李芬芳溢四海,群星灿烂遍九州。祝贺其莘莘学子,奋发向进;继往开来,再接再厉。
您是知识的海洋,文化的殿堂,思想的宝库,精神的期望。您70载辛勤汗水结硕果,跨世纪学子遍天下。风风雨雨70年,载树育人无数计,只为社会做功绩,造福社会与人民。此刻校园彩旗飘飘,亦乐园腾,人们欢歌,喜庆华诞。追忆往昔,岁月峥嵘,展望未来,前景光明,我们将齐心协力,再创辉煌。
“我校于1951年,西南军政委员会为和平解放西藏、修筑康藏公路,创办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开启艰辛创业征途。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随后成都工学院、四川冶金学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相关系科相继并入,壮大发展根基。”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介绍说,1972年至1979年,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携手,分别在七公里、沙坪坝、黄沙溪两岸三地辗转办学,上下求索。1985年,成为国家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科学城校区投入使用,李子湖畔传来朗朗书声。
唐伯明称,进入新时代,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涵盖“工管理经文法”和“水陆空轨”的学科专业格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历史性落户交大校园,智慧城市学院、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顺势而兴,研究成果在《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马蒂亚斯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以交通为名,彰大学之道。沐浴“两路”精神的洗礼,凝视校园里茅以升、钱伟长肃穆远望的铜像,倾听红楼和水塔的故事,回首交大足球威震山城的激情,难忘那路灯下结伴夜读的芳华,还有那烧白就馒头的味道......这些年轮光影,见证了全体交大人最美好的记忆!
70载栉风沐雨,重庆交大始终秉持“甘当路石”的光荣传统。我们始终铭记,首任校长穰明德开学典礼上“誓为前路坦途,甘当铺路石头”的铿锵誓言;我们始终铭记,邱先忠、邓开祥、陶中哲、吴华甫等创校先辈的筚路蓝缕;我们始终铭记,交大首批教授唐凤图、梁锡璜、马跃先、张明德、张正林授业育人的历史功绩!一代代交大人用生命践行的“两路”精神,用汗水浇铸的“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绘就了重庆交大最为亮丽的底色,为共和国抒写了珍贵的国家记忆,更为历届交大学子烙上了最厚重的人生信念!
70载桃李芬芳,重庆交大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学术至上的大学之道。重数学、重力学、重实践是交大的传统,从携手钱伟长院士创办享誉全球的《应用数学和力学》,到践行茅以升“习而学”的工程教育思想,始终坚持把数学作为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力学作为工科之基石。从大学数学教育探路者的王经玉老师,到连续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的宋乾坤老师;从学子们终身难忘的结构力学毛邦荣老师,到破解沙漠土壤化力学密码的中国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易志坚老师,一代代师者秉承交大传统,行走在教育兴国、交通报国的大道上,培养了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等20余万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强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70载与时俱进,重庆交大始终崇尚把创新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担当。心怀“国之大者”,交大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始终肩负“培养交通英才、改变西部面貌、创造百姓福祉、促进民族团结”的崇高使命。从“西南第一路”成渝高速,到“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从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到贯通“一带一路”的中欧班列,交大人融通经管文理、运筹车行物流、拥抱数智时代,铸就超级工程。
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坚守交通天下之情怀,激扬交大精神文化之光华,启迪未来高质量发展。文化是大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引领未来发展最持久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强调坚持交通先行,坚持创新引领,坚持交通天下。我们备受鼓舞、倍感使命光荣,更加坚定“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大学精神。我们将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双碳”目标,聚焦智能建造、智慧交通、现代物流、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优化专业布局,提振学科内涵,统筹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为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奉献交大智慧、交大力量。
唐伯明表示,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交通天下,初心不改。重庆交通大学将在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坚强领导下,向着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砥砺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