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前三季度,重庆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851.07亿元,同比增长6.6%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2023-12-12 07:01:22    作者:韩毅      来源:重庆日报     

记者 韩毅

两江奔涌,国风浩荡,文脉不绝。

12月11日晚,国泰艺术中心,光影交错,丝竹声韵。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演员三次返场谢幕,掌声仍经久不息。

“这部舞剧太炸了,用芭蕾舞这一国际性艺术语言,讲述了重庆故事,张弛有度、高潮迭起,看得我热血澎湃。”观众张馨月难掩激动之情。

事实上,不只在剧院。如今,漫步在山城大街小巷,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空间触手可及,文化展览、惠民演出、文化体验、公益培训等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文化及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精品力作涌现

以高质量供给增强文化获得感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正是一部这样的舞剧。该舞剧由重庆芭蕾舞团创排,用芭蕾舞蹈形式,还原“重庆大轰炸”时期,爱国艺术家美莲从海外来渝,奔赴抗日救亡战场、呼唤民族觉醒及抚育抗战难童的真实经历,是新时代芭蕾舞剧讲述重庆故事的精品之作。

该剧自8月首演以来,演出不断,好评如潮。

除了舞剧,“重庆创”电影《开山人》近来也是火爆“出圈”——上映一周,排片1.2万余场次,吸引超20万人次观看,票房破千万元,堪称是一部主旋律电影的流量“收割机”。

该电影取材于上世纪90年代巫山县下庄村的真实故事——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称号获得者)带领108名村民,以“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的信念,用简单的铁锤钢钎,耗时7年,在万丈绝壁凿出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筑起脱贫之路、致富之路、希望之路。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来自市文化旅游委、市文联等部门数据,近年来,我市的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群众文艺、艺术教育等领域竞相发展,勇攀高峰,1000余件文艺作品入选国家级重大展览展演,60多部作品、10余名艺术家荣获国家级最高奖项。

仅今年来,我市就有“时代交响”《朝天扬帆》等6部市级重点创作扶持作品成功首演,创作小型剧(节)目100余个,舞剧《绝对考验》荣获第十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8部剧(节)目入围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等全国重要展演活动。

数字文化赋能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歌乐山下,文风炽盛,重庆文化地标——重庆图书馆的读者络绎不绝。

“零感知”“零操作”“零停留”的“真无感”借阅方式——“开放式”无感智慧借阅系统,受到体验者好评。

该系统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共性问题,创新应用全向高精度RFID天线阵列,配合特别研发的全向感应高精度定位算法,可智能辨识读者和图书信息,解决借阅过程中读者及图书信息的高效采集、快速识别、准确关联问题,在行业内首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感借阅服务,极大提升读者获取文献便利度、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创新图书馆智慧服务手段。

今年10月,该系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评选的“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向图书提供了“重庆智慧”。

而这只是重庆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加快形成。

今年来,我市公共图书馆新增一级馆4个,一级馆率增至90.7%;文化馆一级馆率95%,位居全国第二。全市举办品牌阅读活动、群文活动2万余场,完成送戏曲进乡村2800余场,送综合性流动文化服务进村3.3万场;实施了中小学生(幼儿)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卡免费开通等文化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数字资源总量达2050.12TB,重庆公共文化云年均服务超5000万人次、累计访问量突破3亿人次。

在舒适宽敞的阅读空间拿起一本书,度过充实的一天;在家门口的广场上跳一支舞,步伐里满是健康快乐;在电影院看一场精彩电影,打发闲暇时光……如今,重庆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场所天天有人气、四季有活动。

文化市场壮大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上个月,第十二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暨巴渝文化传承发展名品展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南坪)举行,设“茶文化”“城市融合”“一带一路”3个主题馆、共8个展示区,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吸引逛展观众近10万人次,线上线下成交金额近5000万元。

该展览释放了文化的变量,营造了全民共享的文化嘉年华,助推了重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市文化旅游委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851.07亿元,同比增长6.6%。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4个,签约总金额超550亿元;新增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6个(总数41个)、基地16个(总数97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入驻企业共2.37万家,总营收665.28亿元;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总营收83.1亿元,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接待过夜游客7832.35万人次,同比增长82%,较2019年增长5.3%;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2.59亿人次,经营收入1007.32亿元,重庆位居国内热门旅游城市前列。 

责任编辑: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