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重庆沙坪坝区五“牌”齐出 保障“两江四岸”公共安全
2023-11-06 10:38:03    作者:刘广滨 张明刚      来源:成渝经济网     

“两江四岸”既是重庆城市发展的主轴,又是重庆美丽都市的一张名片。随着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取得积极成效,亲水岸线、绿色岸线游客倍增,中心城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风险逐渐凸显。

 

近年来,沙坪坝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重庆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好“项目、责任、数字、宣传、应急”五张牌,有效保障“两江四岸”公共安全。

 

(沙图2_副本.jpg

    磁器口古镇景区智慧管理系统,对景区及周边全方位、全时域、全要素监测。

  (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重打“项目牌”,夯实安全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就是通过实施‘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项目,从根本上消除自然岸线消落带的安全风险,夯实‘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基础”,沙坪坝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沙坪坝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主要通过磁器口滨江片区、滨江贯通工程—滴水岩至磁器口段两个项目建设,对沙滨路滴水岩至双碑大桥7.6公里岸线实施治理。

 

磁器口滨江片区项目,重点围绕传承巴渝文化,承载乡愁记忆的目标,努力打造全市“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节点精品工程。该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治理范围起于磁器口老码头,止于双碑大桥,治理岸线长2.3公里,治理面积约46万平方米,新建节点休闲广场2万平方米、人行步道6.8公里,打造多层次高品质绿化18.3万平方米,恢复磁器口码头、新建特钢码头等亲水空间,已于今年6月整体完工投用。特钢码头已开通“洪崖洞磁器口”水上轮渡航线,沿途可观看洪崖洞、重庆大剧院、李子坝轻轨穿楼、磁器口古镇等著名观光景点和地标,是唯一一条一站打卡重庆最多网红景点的航旅融合航线。

 

“嘉陵江岸线贯通工程—滴水岩至磁器口段”项目,积极承接滨江沿线山水人文资源,打造汇聚人气、激发活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品质滨江湾区。该项目概算投资6.37亿元,治理范围包含沙滨路滴水岩至磁器口滨江带,岸线长5.4公里,面积约81万平方米,治理提升措施包括50万平方米消落带生态治理,新建人行步道和骑行道6.5公里,打造公共休闲空间9万平方米和打造羊角堡、中渡口码头等。目前,项目一期(滴水岩至中渡口码头滨江岸线及沙滨路沿线)已于今年6月完工投用;项目二期(中渡口码头至轨道环线高家花园大桥)主体基本完工,已全面进入装饰及附属设施施工阶段,预计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届时将为嘉陵江再添一处新风景,为市民增添一个亲水休闲空间。

 

明打“责任牌”,构建监管体系

 

“抓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在于落实责任,落实责任的前提在于高度重视。正是从区委、区政府,到区级部门、属地街道,乃至相关单位主体,都重视了安全工作,我们才能实现‘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的有效监管”,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卿斌文说。

 

近年来,沙坪坝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亲自部署,区政府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具体推动,区安委办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推动“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今年6月,沙坪坝区明确界定辖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具体范围,在区总规和控规图上落位划定,全面开展了摸底排查,对临江绿地、亲水码头等21处重点部位逐一明确了责任主体,并明确了15个区级部门、9个属地街道的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建立了“两江四岸”公共空间风险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机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实行清单管理、闭环销号。目前,全区已排查整治风险隐患37条。

 

在齐抓共管的基础上,沙坪坝区还重视协调联动。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区应急部门实施,统筹协调区住建、规资、交通、农业农村、教育等相关部门和临江街道,并联动磁器口水上派出所、港航海事支队二大队等执法单位,组建专班、明确专人,构建起“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协调联动机制。

 

巧打“数字牌”,提升智治水平

 

受四川、陕西等上游地区强降雨影响,沙坪坝区临江区域每年夏季都要经受洪涝灾害、城市内涝、山洪地灾等风险考验。

 

“如何应对嘉陵江洪涝灾害风险挑战,我们经过了人防、物防到技防的曲折经历,最终通过数字赋能,打赢了防汛救灾‘主动仗’”。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达说。近来来,沙坪坝区深入贯彻落实数字重庆建设总体要求,聚焦统筹协调、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转移疏散、灾后安置等关键环节,探索建成嘉陵江防汛指挥决策支撑系统。该系统跨区域集成嘉陵江流域气象卫星影像、水体遥感、雷达拼图等信息,跨行业汇总应急、气象、住建等12个部门41类数据,按警戒线50年一遇洪水线、100年一遇洪水线建立洪水推演模型和疏散对象数据库,并采用“电子围栏”技术,通过手机信号精准锚定临灾群体,自动靶向发送预警信息,及时下达疏散指令,推动防汛救灾机制系统重塑、数字化变革,实现防汛指挥一图通览、一网统管、一键调度。今年4月份,全市防汛能力提升现场会在沙坪坝区进行,与会人员对沙坪坝区智慧防汛经验予以充分肯定。今年入汛以来,沙坪坝区得益于嘉陵江防汛指挥决策支撑系统,及时启动防汛IV级以上应急响应9次,成功应对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7次。

 

磁器口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面积6.99万平方米,2019年以前年均客流量1300万人次,2021年景区扩容提质后,日最大承载量提高至31.1万人次、瞬时最大承载量为7.8万人次。“面对这么大的范围和人流量,光靠人根本监管不过来,只能借助景区智慧管理系统”,磁器口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磁器口古镇景区智慧管理系统,以3个鹰眼系统、209个摄像探头、772个烟感器等设备组成消防设施物联网,实现磁器口古镇景区及周边“人、事、物”全方位、全时域、全要素监测。

 

勤打“宣传牌”,增强市民安全意识

 

一些市民群众不听劝阻,私自前往风险区域进行垂钓、戏水等活动,极易发生落实溺亡事件。“为了提升市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我们的相关区级部门、临江街道和社区都做了大量的宣传引导工作,现在市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升”,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我们始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警示教育和科普宣传。今年以来,累计向居民群、业主群转发防洪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和溺水惨痛事例400余条,集中向居民群众发放防溺水、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安全知识传单和小册子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1000余份,入户走访发放防溺水一封信3000余份。

 

我们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将“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防范和学生防溺水工作纳入校园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将防溺水安全纳入“课间5分钟”教育,今年已累计向辖区各学校发送安全提示信息60余条,各学校累计转发2万余次,覆盖全区16余万家庭。及时劝阻不安全涉水行为。在主要下江口新设置3个综合执法(防溺水劝导)点,联动社区、城管、应急救援队员划分网格,紧盯重要节点、重点时段,聚焦临水“网红”公园、亲水平台、民间游泳聚集点等重点区域,强化“点”上精准值守、“线”上动态巡查、“面”上立体巡护,落实沿江24小时巡查制度。

 

组打“应急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我们有抓好了‘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管理工作的底气,同时,也有防范风险隐患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卿斌文说。

 

一是加强物理防御。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亲水点,采取封堵劝导等措施;在沿江路道、临江主干道以及危险性较大或无安全保障的区域,设置危险示意图、警示标识标语、警示线等标志标牌,今年已新增安全警示牌88块;在危险水域规划建设公益自助救生点6处,配置2辆救生艇,30件救生衣。

 

二是加强监测预警。持续做好“两江四岸”范围天气预测预报,落实雨情、水情24小时监测和会商研判,严格执行预警“叫应”机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同时,启动巡查清滩、停航船舶,加强重点区域、堤段应急值守等临灾应急措施。

 

三是加强应急力量。整合区级东部应急救援队和临江街道的市政执法、平安联防等队伍力量,组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应急救援队伍;还与应急救援协会、蓝天救援队、方舟救援队等社会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合作协议,强化救援指导与实战演练,协同做好沿江区域应急处置。(刘广滨 张明刚) 

 

责任编辑: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