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4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连猪都不吃的是其它垃圾,卖了钱能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近日,重庆市石柱县垃圾分类督导组工作人员杨胜明在万安街道较场坝社区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时,一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居民们笑得前仰后合。
“大家莫笑嘛,我讲的内容你们都记住了,就能准确投放生活垃圾了……”虽然年过五旬,头发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的杨胜明又认认真真讲了起来。
这是今年以来,石柱县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居民、组织居民、依靠居民,坚持生活垃圾分类从实从细做起,多措并举按下垃圾分类“快进键”,跑出垃圾分类“加速度”,让垃圾分类从点上“盆景”向面上“风景”转变的一个精彩片断。
宣传“铺路” ,营造分类氛围。石柱县垃圾分类办充分利用电子屏、小喇叭、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单、居民大会等方式,深入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居民正确分类,从源头上提高分类质量。截至目前,在县城区悬挂垃圾分类公益广告500余条、发放垃圾分类指南4万余份,张贴海报2000余份,营造了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让“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设备“搭桥” ,推动垃圾分类。为充分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石柱县首先做好分类设施设备这一基础性工作。在县城区建成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523个,实现24小时无障碍投放,目前全县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覆盖率达到95%以上,使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积极性和分类意识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督查 “倒逼”,推动提质增效。石柱县结合工作实际和需要,制定了《石柱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建立起“日检查+月点评+季排名”督查通报和网格化管理制度,组织志愿者、督导员“点对点”跟进垃圾分类工作,对各分类小区展开常态化巡查。志愿者和督导员广泛收集居民对垃圾投放时段需求、指导需求、收集需求等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各小区垃圾分类推进情况,通过高频次、常态化的督查反馈,倒逼各社区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分类局面。
今年以来,石柱县全面推行“撤桶并点、全程督导”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完善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种种切实可行的分类举措让垃圾分类督导组的工作人员们感受很深:“现在,市民已不再纠结垃圾分类的‘小麻烦’,而把垃圾分类当成自家的‘分内事’,正确投放垃圾的热情高了。”
石柱县垃圾分类办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督促落实责任分工,强化责任主体意识,进一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下足“绣花功夫”,让全县的垃圾分类工作跑出精准分类“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