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日6时讯(通讯员 隆太良 李玉霞)修葺一新的厂房内,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台缝纫机、打孔机等加工设备,20多位工人忙着裁剪、缝纫、质检、打包……近日,笔者在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高建社区的临溪宏盛鞋面加工厂内,看到当地村民在家门口的工厂内忙着加工鞋面的场景。
这是临溪镇为就近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难题,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的成效。今年,临溪镇成功引进位于县工业园B区的重庆全盛鞋业有限公司,在镇里建起了宏盛鞋面加工厂,把就业岗位送到了村民家门口,让农村闲置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
走进加工厂内,隆隆的机器声响个不停,工人们在各自的工作台前有序忙碌着。有的在聚精会神地操作缝纫机,有的用打孔机为鞋面扎孔,有的拿起剪刀修剪面料……工厂内一派繁忙景象。
据介绍,临溪宏盛鞋面加工厂由临溪镇废弃的老电影院改建而成,总投资500万元,经过半年时间紧锣密鼓地筹备和施工,于今年8月完成机械设备安装、9月中旬建成7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时可吸纳近100人就业。目前已有两条生产线开工生产,已招收当地20余名村民在此上班。加工出来的鞋面送到重庆全盛鞋业有限公司再加工,成品鞋销往其他地区。
现年55岁的谭德英是临溪镇高建社区的村民,进厂上班有1个月时间,经过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已熟练掌握了鞋面加工的各道工序技术。她告诉笔者,以前自己在家做点农活,虽然能照顾家里,但经济收入较低。现在,家门口建起了工厂,就近上班后,不仅能照顾到家里,还能为家庭增加一笔可观收入。
“工厂建在家门口,勤劳致富靠双手。”说起自己变成工人的感受,旭光村村民谭桂英来了句顺口溜。如今,谭桂英在该加工厂从事人事管理工作,其丈夫是该厂的机修工,不但有了稳定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家庭。
据谭桂英介绍,工人进厂后有3个月的保底工资,按照工种不同,每月工资在1800元至2200元之间,后期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实行计件考核,并出台了月度、季度、年度全勤奖制度,熟练工一天可加工简单鞋面70双,可加工精巧鞋面30双,每人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
就业一人,致富一家。为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临溪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企业,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变身“上班族”,为其稳定增收趟出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