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5日6时讯(通讯员 李燕群 杨玉生)“渝黔高速复线通车在即,我村建在高速公路旁的2块T型广告牌已完成招商洽谈,年内签合同,村集体每年可增收5万元。”近日,重庆万盛经开区关坝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集元在谈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时,喜不自禁地向笔者道出利好消息。

“不仅仅是两块广告牌”,张集元略为迟疑地说,“近4年多来,在全力配合服务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我们抢抓机遇,于2020年成立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对接高速公路收尾附属工作,组织本村脱贫户、留守劳动力务工挣钱。今年承接渝黔复线临时占用地土地复垦工程60余亩,村民获得工资收入50多万元,劳务公司为村集体经济贡献7万多元,加上广告牌招租收入,2021年我村集体经济净收益可达10万元以上。”
据了解,光明村原是关坝镇有名的“空壳村”,何以村集体经济短短几年迅速“清零”“消薄”并跃居全区前列,今年9月该村还被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授予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
“光明村的得名就是寓‘金光大道’之意,但多年来一直未能改变落后面貌。”上届村委会主任曾凡刚告诉笔者,光明村的变化得益于党的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2014年作为全区连接贵州坡渡等地的出境县道——光明公路建成通车,从此光明村真正有了第一条“金光大道”。随即光明村傍路而兴,作为原纯农村未受采沉影响的农业资源优势凸显,投资客商来了、种养大户多了、农副产品能卖钱了,2015年底全村63户247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6年万盛—光明村的“一元公交”开通,其间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逐步积累,率先在关坝镇建成漂亮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之后村“两委”开启“有阵地办事、有钱办事”新模式,团结带领全村上下奋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下半年渝黔高速复线开工建设,光明村迎来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张集元动情地说,渝黔复线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在关坝场镇附近建成“万盛南”互通出口,向南贯通光明村,是重庆向南经贵州直达广西的出海大通道,更是光明村在关坝建设渝黔合作先行示范镇定位中发挥桥头堡作用的又一条“金光大道”。张集元说,基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和感情,村干部在协调高速公路建设矛盾纠纷中从不叫苦叫累,得到了项目指挥部和施工单位的认可和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现在的光明村有点名副其实,但真正的‘金光大道’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向笔者亮出家底的光明村干部没有了拘谨和顾虑,在一起回顾光明村的发展历程时,他们深切感受到光明村现有的良好发展基础完全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党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兴之所至,张集元、曾凡刚等村干部邀请笔者同车沿光明公路踏勘村容村貌和村产业发展情况,沿线观瞻宽阔、整洁、大气、能够让人奔向“诗和远方”的渝黔高速复线光明境内段建成景象。

站在光明村新田社高速公路旁最大的一块土地复垦地里,张集元介绍,这块复垦地20亩,建有生产便道、小桥等配套设施,已有业主看好准备流转发展特色种植。
张集元说,2021年经土地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村已有集中连片、宜机宜适度规模经营的优质土地120多亩。下一步村“两委”正抓紧规划发展大棚蔬菜、瓜果、花卉、经济作物等生态、观光、体验农业,同时以村劳务公司为载体,大力提升村“小农户”和富余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圆村民共同富裕梦想,坚定走好光明村新时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金光大道”。